市规划局、轨交公司:
轨道交通线网中,在中心城区建设一条大容量的快速环线,非常有利于快速带动周边开发,强化各线路之间的换乘、连接,同时也有利于吸引更多区域的客流向轨道交通集聚。譬如,被称为北京3.5环的北京地铁10号线自建设成环以来,迅速成为客流量最大的线路,并与几乎所有的地铁线换乘两次,极大改善了北京地铁的换乘便利性,极大强化了客流的集聚效应。
在建设城区环线方面,长沙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二环线。二环线东、东南、南段交通已经不堪重负,急需轨道交通分流并引导出行结构改善,而这些区段也将通过棚改、旧改、城中村改造,实现城市更新,并以土地增值收益为轨交环线筹资;东北、北、西北以及西段,则有较大的开发潜力,能够为轨道交通建设筹资,而轨交环线则有利于引导开发模式向tod方向转变。此外,长沙三环以外也考虑了铁路环线,这与中心城区轨交环线各有分工,反而能进一步提升路网效率。
因此,建议:
1. 在轨交线网修编中,规划建设一条中心城区的环线,可大体沿二环线敷设,在桃花岭公交首末站或西北二环某处设置车辆段及配套基地,全长约为40-50公里。与全部地铁线路均构成换乘,大部分线路换乘两次,形成地铁最重要的网络支撑线。
2. 在万家丽路快速化改造完工后,东南二环改造将紧接着开始。应结合万家丽路快速化改造经营,在东南二环改造中,建设四层立体化交通格局:轨交环线,brt环线,高架汽车道,地面汽车道。形成长沙中心城区全立体化快速环城道。
3. 轨交环线可考虑采用两种方案进行比选。
(1)第一种方案:高架轻轨或磁悬浮,最高时速100-120公里,全长50公里,平均站间距2公里,其中东、南为1-2公里,西、北、东北为2-3公里。环线全程运行时间为1小时左右。近期4辆编组,发车间隔8分钟;远期6辆编组,发车间隔2-3分钟。造价低,建设速度快,可与东南二环改造同时开工及竣工。远期还可以考虑将机场磁悬浮与此环线对接换乘。
(2)第二种方案:地下铁,最高时速70-80公里,全长50公里,平均站间距1.5公里。全程1.5小时。6辆编组,发车间隔近期8-10分钟,远期2-3分钟。造价高,建设慢,但更有效利用地下空间,对城市地面格局的负面影响最小化。
如果实践有效,还可以考虑在将来城区一些道路进行快速化改造时,将轨道交通、brt与汽车高架、地面及隧道统筹结合,一并施工,从而大幅度提升长沙路网通行能力,引导长沙城市结构向更为集聚、紧凑、节地、公交化的方向发展。
建议重视并考虑这一事关长远的建议!
非常感谢您对长沙地铁规划建设的关系和支持。2011年,长沙市轨道线网规划修编市政府批复。近期我市将开展长沙城市发展战略研究,进一步研究城市远景发展轨道线网,届时将考虑您的建议。
长沙市城乡规划局
2014.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