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求长沙县委县人民政府解决1996-2000年
统招统分大中专毕业生
历史遗留问题的第五封信
尊敬的杨懿文书记:
尊敬的张庆红县长:
您好!
当我们向你写第五封信的时候,心情是多么的忐忑不安,因为我们担心像前四封信一样没有回音。
我们是长沙县1996-2000年国家统招统分大中专毕业生。曾经堪称天之骄子的我们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省内外各大中专院校,怀着美好的憧憬期待毕业后分配工作那神圣的一刻,众所周知,从当时政策来说,我们理应分配到工作并享受干部待遇,因此用神圣来形容这一刻并不为过。
可是,这一刻等了十几年,并且还没等到……
毕业后,我们有的人被形式上分到乡镇府,但实际上无工作岗位;还有的被分配到濒临破产的乡镇企业,结果可想而知;但是绝大部分根本从未分配过任何工作。为了生存,我们开始自谋出路,比如打零工、做建筑工、开摩的、背井离乡去外省打工等等,过着落魄潦倒的生活,还有的至今尚未成家立业,而且这种悲剧还在延续着,似乎没有尽头。
对于自谋出路我们并无太多怨言,因为我们充分理解当时政府的难处,可是我们没有享受到任何下岗工人待遇和相关安置措施,就这样不了了之,让我们充满着疑惑。十几年以来,政府从未主动关怀过我们,我们从天之骄子变为天涯弃儿,这种落差是一般人难以接受的,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折磨。您想想:我们现在既无工作又无寸田可耕,上有年迈父母下有待哺儿女;我们户口不在出生地,而是被挂到其它地方的某个社区,有时去居委打个证明都要横跨长沙县;而且子女也会因为户籍问题入学、择校时受到影响;现在城市化进程加速,政府征地拆迁时我们也分不到任何红利,皆因是非农户口;我们已过而立之年,很快就面临医疗养老问题,可是我们有保障吗?……
适逢中央重视群众信访工作之际,我们自发上访,期待政府关注我们的诉求,尽快制定相关实际安抚政策,像其他兄弟县市一样解决我们这一特殊群体的问题,而不要置之不理、相互推诿,更不要频频派民警上门找麻烦,因为我们是自发、有序、合法上访。
现在,向您汇报我们历次上访情况:
8月26日—我们委托5名代表向县信访办送交第一封信,信访办当场拒收,随后将信件交县委秘书处,县委秘书表示会将材料转送到您手上并让我们等答复。
9月1日—我们委托7名代表向县人事局公务员管理科送交第二封信,人事局公务员管理科的工作人员表示政府已开会研究过这个问题,并且同意将信件交到您手上。
9月8日—我们委托了9名代表向县委杨忠文主任送交第三封信,杨主任当即表示工作不能安排,户籍不能迁回,叫我们自己收集其它兄弟县对此类问题解决办法的文件交上来以作参考。
9月9日—信访办电话通知我们将信件寄给您,当天,我们就遵照执行,通过邮局寄出第四封信给您。
9月19日—第四封信寄出去未收到任可回音,因此我们派代五名代表去县委办询问情况,县长办公室胡主任接待了我们,并说一定会向张县长转交我们的第四封信。
1996-2000长沙县统招统分大中专毕业生
2011年9月27日
这么久了,我们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恳请市府帮我们想想办法.
你好!你在上访信件中提到的“安排工作”、“户口迁回原籍”等问题,目前都没有政策依据。县委、县人民政府从关怀和关爱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县实际,对你们这个群体的情况给出了以下答复意见:
1.今后三年内(2012.1-2014.12)报名参加县内事业单位各类招聘考试时,不受年龄、学历、专业、工作经验等限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2.毕业后至今一直在县内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可参加事业单位竞聘上岗。
3.失业人员可向县人社局申请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享受相关优待政策。
4.支持自主创业,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县内创业富民的优惠政策。
5.对于生活确有困难且无固定职业的人员,符合条件的可按政策申请低保等政府专项救助。
6.对于低收入、无住房或住房困难的人员,可按政策申请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
7.鼓励和支持通过正常途径依法、依规、依政策反映个人诉求,不得采用违法手段非法上访。
长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二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