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低耗、最节能、最环保的的新型代用汽车燃料,推广发展天然气汽车可以有效治理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改善城市大气质量,提升城市居住环境,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沙市从2006年起开始实施天然气汽车项目,目前燃气车辆运行状况良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天然气汽车行业基本情况
目前,长沙市已有4家正在经营的天然气汽车加气公司,共建成投产2座加气母站,22座加气站。其中,2家公司建设了加气母站、组建了汽车改装厂。全市共有压缩天然气车辆约1.8万辆。其中,出租车6700多台,约占出租车总量的98.8%;公交车800多台,约占21%;教练车4900多台,约占81.7%;社会车辆5000多台。2013年主城区供应车用天然气1.29亿方。
2011年以后,根据市政府有关会议纪要精神,市城投集团负责我市河东区域所有新建加气站的建设经营,先导投公司负责河西区域新建加气站的建设经营。另外,中石油、中石化也获准建站。
二、大力推广天然气汽车的必要性
1、环保效益的需要。众所周知,汽车尾气排放是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是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之一。据统计,相较于普通汽油柴油车辆,我市1.8万台天然气车辆每年可减少co(一氧化碳)排放约5000吨、hc(碳氢化合物)约655吨、nox(氮氧化合物)约1100吨、pm(颗粒物)约700吨,近四年共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达20000吨,环保效益可观。
2、经济效益的需要。经权威测算,1立方天然气可替代1.1升汽油,而天然气价格远低于汽油柴油价格,因而天然气车辆能大幅降低燃料费用。以长沙市5月初汽油价格和车用天然气价格为例,天然气车辆燃料费用约合0.28元/公里,汽油车辆的燃料费用约合0.56元/公里,比天然气车辆费用高出近一倍。若一辆出租车按照日行驶300公里计算,天然气出租车每天可节约燃料费用84元;若一辆公交车按照日行驶200公里计算,天然气公交车每天可节约燃料费用约200元。
3、社会效益的需要。由于天然气燃烧更充分、更干净、不易产生积炭,不会稀释润滑油、辛烷值高(可达130),因而用作燃料时能有效减少车辆零件磨损,降低噪音,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提高车辆的抗爆性能,从而为车辆节省近一半维修费用。天然气汽车以其安全清洁、大幅降低运营成本的优势迅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全国各地也相继启动天然气汽车项目。
三、大力推广天然气汽车的可行性
1、有可靠气源作保障。2005年7月,“西气东输一线”潜湘支线(忠武线)入长通气,每年为我市提供气源3.2亿立方,标志着我市进入天然气利用时代。2010年12月,“西气东输二线”投入使用,每年为我市提供气源2.55亿立方。“西气东输三线”计划将于2015年贯通,达产后每年将为我市提供气源10亿立方。此外,西四线”、“新粤浙线”等国家级输气干管将陆续进入长沙,这将为我市规模利用天然气提供可靠的气源保障。
2、有外地经验能借鉴。早在上世纪60年代,天然气单燃料汽车已在四川省等地得到推广应用。目前,我国燃气汽车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天然气单燃料、油气双燃料汽车已经在国内40多个城市得到应用,运行效果良好。如重庆市、成都市公交车、出租车全部都是天然气车辆;石家庄市有天然气公交车2877辆,占公交车总量75%,今年占比将达95%以上;兰州市自2005年起开展“油改气”工程,2008年改造完成了全部近1万台出租车、公交车,2012年天然气车规模已超过4万台,包括出租车、公交车、私家车以及货运车等;合肥启动的“油改气”项目中,公交车、出租车、社会车辆等已分别改装了3000台。
3、有前期做法可推广。我市于2006年正式出台《长沙市燃气汽车与加气设施规划》,同期实施压缩天然气汽车推广项目,目前已基本完成该项目示阶段的任务。8年以来,我市在加气站建设与审批、汽车组装厂管理、加气站运营与安全管理等方面均积累了一定经验,可供该项目下一步推广和普及阶段借鉴和学习。
4、有社会认同为支持。2013年10月,长沙连续7天上榜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10大城市,空气质量在36个直辖市、省会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一。作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主要城市,加大力度减少尾气排放、治理雾霾污染已经成为长沙各界人士的共识,在全市推广普及天然气汽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5、有企业积极的配合。2011年以后获准建站的4家企业(城投、先导投、中石油、中石化)目前均在建设新站,建设积极性十分高涨。初步统计,近几年全市正在建设和正在办理建设手续的加气站有40余座,加上已经达产的22座,届时全市将分布60座加气站,可满足6-7万台车辆的加气需求。
四、发展天然气汽车的几点建议
1、确定我市发展方向。建议我市压缩天然气汽车推广项目正式进入推广、普及阶段,加大对公交车、出租车和驾校车辆的推广力度,推动市政、环卫、园林、工程、渣土等不出城车辆逐步改用天然气,在确保供应的情况下,兼顾发展社会和其它公务车辆。
2、尽快制定发展规划。为适应发展现状,建议对2006年编制的《长沙市燃气专业规划》和《长沙市燃气汽车与加气设施规划》进行修编,由市规划局负责,市燃气热力局具体承办,争取在半年内完成加气站规划的修编工作。今后,严格按照新修订的发展规划,做好加气站的定点审批和监督管理工作。同时加强协调,规划落实加气站的建设用地,尽可能推动我市加气站建设用地从目前商业用地和集体土地并举逐步过渡到以商业用地为主,并最终实现全部采用商业用地进行建设。
3、出台天然气汽车管理规定。建议借鉴重庆、合肥等外地管理经验,以市政府名义出台相关管理规定,对加气站审批程序、要求以及各职能部门职责予以明确。同时,明确燃气汽车改装企业的监督部门及其职能职责。
4、加大对公交车的推广力度。目前我市天然气(含双燃料)公交车共800余台,约占全市公交车总量的21%,该比率远低于成都、石家庄、合肥等城市。另外,天然气公交车运营成本低,有利于减轻市政补贴的压力。因而建议下一步加大力度推广天然气公交车,争取在2017年比例达到50%以上,2027年达到总数的95%左右。
5、尽快将社会车辆纳入发展范围。因一般社会车辆没有纳入我市天然气汽车发展范围,且交警部门对改装的社会车辆不予年检,保险也不进行理赔,因而以天然气作为燃料的社会车辆数量很少。建议完善社会车辆的相关配套政策,鼓励社会车辆使用天然气或双燃料,推进天然气汽车项目的发展。
6、给与配套鼓励政策。建议参照电动车的补助标准和其他城市的做法,出台文件鼓励购置原装天然气汽车,逐步淘汰“油改气”,对购置天然气汽车给予适当补贴。同时,在加气站建设征用土地时给予适当优惠,引导天然气汽车项目持续健康发展。
7、建立加气站视频监控系统。为加强加气站的日常安全监管,尽量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议建立加气站高清安全监控系统。
长沙市燃气协会
2014年6月4日
长沙市燃气协会:
市政府高度重视燃气汽车的推广与安全工作,目前已安排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确保燃气汽车安全,同时计划出台燃气汽车管理办法规范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