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的生活人,都知道北方的冬天很冷,但室内很温暖。在南方生活的人(两广以南除外),都知道南方的冬天很冷,室内更冷,并且是湿淋淋冷,就是耐寒能力很强的北方人也受不了南方的冬天。每到冬天,最受苦的是读书的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手脚冷得生滿冻疮,还要坐在冰冷的教室内读书写字。也有很多因煤炉取暖而丢失生命的事例。目前,我市各方面发展的比较好,政府也在大搞基础设施建设,造福于民,如果能够建一个热电厂,解决长沙市百姓冬天取暖问题,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们安心学习,劳动者安心工作,另一方面还能节约资源,美化环境(取消各家各户安装的杂乱无彰的取暖设施)、其三,真正意义上的提升整个城市人民生活品质,打造宜居家园,吸引更多的外国友人来长投资,利国利民。而就目前我市状况而言,电力充足,管道煤汽几乎家家入户,采用热电或燃汽供暖都是可行的,请市长市委领导们认真考虑考虑我的建议哟。我们盼望有一个温暖的冬天!
关于对“建一个热电厂,解决长沙严冬保暖问题”建议的答复
worldtours: 你好!你通过长沙市政府门户网站给市长信箱寄来的“建一个热电厂,解决长沙严冬保暖问题”的建议收悉,感谢你对长沙公用事业和城市发展的支持、关心。现就你提出的有关建议答复如下:一、解决百姓冬天取暖问题,关系着全市人民的生活品质,是一项基础工程、民生工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正在采取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建设分布式能源站等多种新能源利用方式加快推进这一工程。二、你提出建一个热电厂,实现长沙集中供热的建议,理念非常好,但由于长沙能源资源缺乏,这个建议在长沙不具有可行性。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颁布实施的《城镇供热厂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规定,城镇供热厂工程包括燃煤供热厂和燃气供热厂两大类别,其燃料为煤和天然气。而我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能源匮乏城市,原煤、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能源的供给基本依靠市外调入。2008年我市原煤产量351万吨,仅规模以上企业原煤消费量就达579万吨,大量生产生活用煤需从外地调入。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市天然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忠武线分配给我市3.2亿立方米/年用气指标,只能基本维持芙蓉、天心、岳麓、雨花、开福五个城区的居民用气需求,我市大河西先导区和长沙、望城、宁乡、浏阳四县(市)城区居民用气需求无法保证,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国家级工业园区用气气源更无从落实。虽然西气东输二线用气指标分配给我市用气指标2.5亿立方米/年,根据我市天然气利用规划和实际需求,2015年我市(含四县市)天然气需求量为26亿立方米,现能够落实的2015年天然气气量仅为4亿立方米,预计2015年我市天然气需求缺口22亿立方米。三、从气候条件来看,长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位居盆地内部,距海较远,受冬夏季风转化,地势向北倾斜等因素的影响,长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季严寒少,2008年长沙市年平均气温18℃,因而采用新建大规模的热电厂和热力管网来解决长沙集中供热的必要性不很充分。四、发展新能源,实现长沙严冬保暖。由于燃料的缺乏,采用新建大规模的热电厂和热力管网来解决长沙集中供热的方式虽不可行,但我市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调整能源产业结构和能源使用结构,长沙严冬保暖是完全能够实现的。一是加快推进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示范性工程和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供热系统建设,实施屋顶供电、供热发展计划。二是在城市重点商业中心、公用事业机构、产业集中的工业园区、新开发的城区和大型的楼盘,建设分布式能源站,集中供电、供热、供冷、供汽,提高能效,降低能耗。三是完全可以利用长沙充足的电力,使用空调、电烤炉保暖。四是政府机关、学校、医院、宾馆等公益性建筑可以采用燃气锅炉集中供热。再次感谢你对长沙公用事业和城市建设发展的关注和支持。
二00九年九月十五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