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忙之中,来信打扰,敬请见谅。
2010年长沙县为提高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整合教育资源,撤并小规模学校的方案。长沙县开物中学作为一所百年名校,是作为长沙县第一所被撤并的学校。但关乎整个长沙县教育质量的大事,长沙县教育局的撤并与教师安置方案,实在让人费解。特将有关情况,向市长您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1.开物中学凡中学高级教师,都可享受免试进入星沙县城初中工作。
试问在高中取得高级教师,有丰富教育经验的老师,为何要免试进入初中教学。这难道是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但凡在北部乡镇工作15年的老教师,都可享受免试进入星沙县城初中工作。即便是不符合县教育局制定的选调政策的也不例外。
试问凭工作年限来选调教师,这难道是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某些科目,在招聘方案中没有设置其岗位。但只要符合上述免试条件,也毫无例外的免试进入。
以上三种条件的确定,既没有事先告诉老师们,更没有听取老师们的意见。教育局的这种简单、官僚的作风,的确让老师们寒心。请市长为我们一线教师呐喊。
此致
敬礼!
开物中学教师
半空中的人: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注。就您所提出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1、学校撤并、教师资源整合是县委、县政府从全县学校布局调整、教育发展的角度考虑而作出的战略决策。按照高中布局调整要求,办学规模小、地处偏远、生源匮乏的高中学校将逐步撤并,并形成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2+4”或“2+5”普通高中教育格局。开物中学位于长沙县福临镇与汩罗县交界处,是一所地处偏僻的普通高级中学,原有教职员工46人。长期以来,开物中学一直维持在8—12个班的规模,根据高中布局结构调整、整合教育资源要求,经请示县政府,开物中学于2009年下期正式停止招生。2010年6月,开物中学高二年级的70多名高二学生顺利转入三中、九中就读,7月,开物中学经县政府正式批准撤并。
2、开物中学的老师调配方案是在县委、县政府反复研究的情况下制定的,考虑开物中学地处边远地区,因而对其人员调配进行了合理的政策倾斜,但不存在任何违法违规行为。具体安排情况如下:
①对符合以下四个条件的教师(a、大学本科以上学历;b、中学一级教师(含中学一级教师)以上职称;c、在开物中学和北部乡镇中小学校从事教学工作15年(含15年)以上; d、师德表现好且本人申请),直接调入松雅湖中学工作,此类教师共19人。
②不符合以上条件的教师可以参加面向全县的松雅湖中学教师公开考选,通过考选进入松雅湖中学的开物中学教师共5人。
③考选不上或没有考选科目(物理、化学)的教师、工勤人员除2人因教学成绩突出调入长沙县一中外,全部安排进入其他普通高中。其中教师13人,工勤人员3人。
④原开物中学特殊岗位工勤人员(校医、事务长、水电工、出纳)共4人直接调入松雅湖中学。
3、开物教师的调配与安置是根据县委“全县择优、统筹考虑”的指示和2010年8月3日县人事编制领导小组会议精神确定的;一方面体现了全县择优,另一方面综合考虑了全县普高的长远发展,完全符合县委、县政府“全县择优,统筹考虑”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