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苏州话 方言

2024-9-14 1:50:44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前几天微信被苏州话版本《小猪佩奇》刷屏,现在苏州人都有保护方言意识了,但是影响力有限。看到了这个苏州话版本,眼前一亮。想起来粤语有粤语配音的电视剧、有歌曲,我们还学着会哼唱几句;小时候还看过小神龙俱乐部播出的南京话配音动画片《鸡与牛》,我想,苏州电视台完全可以做出这样的节目,老少皆宜,有了兴趣学的小朋友才会多,外地朋友想学的也可以学到几句,不是非要外地人讲,最为一种文化也学学也是有意思的。可能要花点钱买动画了版权,我觉得也是值的!
最为一名八零后,对苏州话的传承表示担忧,就靠教育局几个校本课程和苏州话比赛是不行的,感觉教育局也是尽力了,媒体的影响很重要,只靠万老板冬老板朱朱羊羊施斌李刚也是不够的~。
望得到广电答复,谢谢!
苏州广电总台便民服务员 尊敬的网友,感谢您对苏州文化的热爱,以及对我们节目的关注。您提到的保护苏州方言的建议非常好,我们会及时跟节目生产部门沟通和商量,围绕保护苏州方言,弘扬苏州文化多做策划和尝试。谢谢!
补充标题:建议广电开设苏州话配音动画片或电影节目!
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了
我觉得开设课程是没什么用的,因为正儿八经学一样东西是很枯燥的。只有寓教于乐,现在的问题是:苏州小囡觉得苏州话不好听,其实原因在于,小囡喜欢的卡通人物、尊敬的老师说的是普通话,电视里只有几个上了年纪的叔叔伯伯说苏州话,对孩子来讲苏州话当然没有吸引力了!做成苏州话配音动画片,效果肯定好,至少让苏州孩子热爱自己的方言!
建议sbs?呵呵,sbs能有几个懂苏州话的。
昨天苏州新闻报道,公交车的用苏州话报站名恢复了。我为此大大点赞! 楼主提出用苏州话配音编导一些优秀电视剧或者电影,我举双手赞成!以前有过一本电影《小小得月楼》就是用苏州话配音的曾经全国播放。我觉得苏剧也要多编一些好的剧本到江南一带巡回演出,很有观众的。我不是苏州人是太湖西面和苏州隔湖相望的宜兴人,从五十年代初在宜兴看过苏剧团(那时还不叫苏昆剧团)演出的苏剧《卖油郎独占花魁女》、和评话《长坂坡》就喜欢苏州话的。宜兴有句老话:“破虽破,苏州货。”,形容某件东西虽然已经破旧,但是它是苏州产的名牌货,弥足珍贵。宜兴还有句老话:“宁愿和苏州人相骂(吵架),不愿与宁波人说话(可能因为宁波人说话口气比较生硬)”。其实多学会一些地方的方言,很有意思的。我每到一个地方就喜欢学当地的方言,我在苏州半个多世纪了,老婆也是苏州人,我全家都是说苏州话的第二代、第三代都是说苏州话的,我早已一口苏州话听不出外地宜兴口音,不过我的普通话也说得很好的。
苏州文化竞争力不强。连苏州人在苏州公共场所都不敢说苏州话就看得出来。 你看看四川,广东,苏北,无论经济怎么样,出来大街上还是说自家话。 苏州是个移民城市,苏州话,苏州文化消亡是迟早的事情。
网友“sunjy825”:您的话我不敢苟同。你说“苏州话竞争力不强,连苏州人在苏州公共场所都不敢说苏州话就看得出来。”,不对!那是苏州人语言应变能力强,同是苏州人之间肯定说苏州话的,如果和外地人交流他们就用普通话。怎么能“不敢说苏州话”呢?这是苏州人海纳百川,包容全国。你说“四川、广东、苏北、无论经济怎么样,出来大街上还是自家话。”,这不是说明那些人“牛”,而是这些人连普通话都学不会,更不要说学苏州话了。有好多苏北老奶奶,已在苏州生活几十年了,开出口来还是“扎块”“辣块”不会说普通话“这儿,那儿”,更不会说苏州话“艾达、威达”了。那是由于这些人的语言中枢脑细胞没有苏州人的精细。
大家都忙着奔生活,也就是闲着的人才天天关心这个
1048做过一个关于保护苏州话主题的节目; 我反映今年没听到了; 1048现在就一个苏州话节目,阿万茶楼;其它栏目都是穿插几句对白; 广东的电台,粤语为主的节目很多。
别太在意,这没什么用
您说得句句在理!支持!
所以动画片比节目好,因为没有实效性,可以轮播的!就像暑假寒假的西游记还珠格格一样。
职能部门是应该好好倡导苏州话传承。
反对那些说“早晚消亡”“没什么用”的网友,我能理解对于方言消失无奈无力的感觉,也知道回到以前是不可能的,只是不想让它消失得这么快,语言是要经常被人听到才能流传的。什么都不做就有用了?别人出主意还要泼凉水是什么心态?
是该发扬下苏州话
消失是不可能的,就跟昆曲,评弹一样,请问你们这些苏州人有多大比例会呢,但是也没消失,苏州的经典菜有多少人会做呢,但是也没消亡,所以苏州话不需要每个人都会说!
现在施斌聊斋还有吗?

2017-12-13 20:55:55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