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优先背景下,关于长沙公交运营和车辆配置的建议
在笔者看来,国家制定公交优先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节能减排、缓解城市拥堵、让城市经济和交通环境的改善真正惠及每一个普通百姓。因此公交优先不仅是一项国家政策,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贯彻公交优先政策的关键是要真正提高公共交通对于人民群众的吸引力,提高市民出行对于公交的利用率,而如何吸引、鼓励市民选择公交出行是一项具体而复杂的问题,在此我基于长沙公交的实际情况以及对市政府公交政策的良好预期(张市长在“解放思想系列访谈”中明确表示我市从下半年开始将加大对于公交的投入。红网上的原文是“前段时间润儿书记和我们专门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调研,已经决定从今年下半年起要加大对公交的投入,比如初步考虑明年可能会投入超过1亿元用于更新公交车设备,建设公交车场站,用于补贴老人、学生乘公交车。”),提出以下浅薄的建议,希望对我市公交事业的发展有些许价值。
一、公交公司运营建议
公共交通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产品,是政府民生工作的一个体现,应以社会效益为重。由于历史原因,我市公交的运营由一家上市公司控股企业(巴士股份公交资产转让后,湖南巴士何去何从尚不明朗)、一家本土客运企业和七家小型私营企业承担,因此很多驾驶员的收入都与业绩直接挂钩,且收入不高。这就导致了部分驾驶员违章开车、拉客抢客、工作强度大以及服务态度恶劣等问题。又由于各公交公司的经营权离到期均有较长一段时间,政府收回经营权并不容易,故笔者对我市公交公司的运营提出以下建议:
1、取消驾驶员收入与业绩挂钩制度,由政府提供每月固定奖金
首先由政府、公交公司、驾驶员以及第三方监管人根据各线路盈利情况及经营成本在保证公交公司一定利润空间的基础上核算出我市公交驾驶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各公司按照平均水平,根据线路工作时间、营收、长度、路况等因素上浮或下浮实际发放工资,上下浮标准由政府制定。
由政府为每位驾驶员发放每月300~500元左右的固定奖金,但若当月某驾驶员受到乘客投诉、发生责任性事故及被发现违规操作,则取消该驾驶员该月的固定奖金。固定奖金的设立在于进一步提高驾驶员待遇、督促驾驶员尽职尽责地为市民提供服务。奖金应由相关部门直接发放到驾驶员手里,300~500元仅为建议,奖金的具体标准可由政府进行调研并根据财政预算制定。
2、合并小公司、回购湖南巴士股权
有传闻说我市将合并七家小公交公司,但尚未看到动静。作为局外人笔者认为其中必然有很多的利益关系和阻力,尽管难以深入了解但还是有如下浅薄的建议:即在经营权到期前,将各公司现有资产折成股份组合成新的公司,各公司原有老板成为新公司的股东,由政府主导成立董事会,负责新公司的管理运营,各股东按照股份比例分享经营收益。
关于湖南巴士,由于巴士股份(600741.sh)公交资产的整体转让,湖南巴士的控股方是否转为上海久事公司不得而知。面对上海方面公交国营化的趋势,作为长沙也应该积极地选择适当时期收回湖巴公司的股权,以促进湖南巴士的良性发展,防止由于股权变更带来的管理混乱。
3、对于效益不好又有实际需要的线路由政府提供补贴
补贴用于线路驾驶员工资发放、车辆运营成本等内容。
二、公共交通“促销”方案
出行成本低是公共交通对于市民出行最大的吸引力。而就长沙的实际情况而言,若公交票价和北京一样大幅下降显然将导致政府负担过于沉重,因此综合考虑政府财力和市民出行成本,笔者建议我市公交利用ic卡进行公交服务“促销”:
1、 对于投币和不使用ic卡的乘客仍然按照现行价格收取车票费,以保证运营效益;对于持有ic卡的乘客,仍按现行票价执行9折优惠;学生ic卡优惠方案暂时不变。关于空调车,基于政府补贴公交购车的预期,建议给予持有ic卡的乘客以更大的折扣或分季节收费。
2、 对于公交ic卡采取充值送车费以及积分制的模式进行“促销”:例如,充100送30,充200送50等,另外乘客每充值一次则可得到10个积分,积满特定分数,可以换取相应的车费等。
3、 免费向低收入者、弱势群体发放ic卡;在每年特定日期,如世界无车日,免费向市民发放一定数量的公交ic卡。
4、 ic卡促销费用及成本由市政府财政承担,充100送30、充200送50及积分规则仅供参考,具体促销方案由政府或相关部门调研后制定。
三、关于长沙市公交线路车型配置的建议
公交车档次、大小和环境也是吸引市民选择公交出行的重要因素。作为政府投入的重头戏,选择和购买适合城市需要的公交客车对于市容市貌和居民出行环境的改善至关重要。就长度而言,目前我市公交车以10米车为主、8米左右的车较多、11~12米的大型车数量非常少,随着城市的发展,目前我市公交车的档次已经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流以及市民对于舒适出行环境的需求。
根据我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客流实际需要,笔者建议我市逐步实现11米大型车为主体、10米中型车、12米大型车为辅、双层车及18米铰接车为补充的公交车辆体系。新购进车型应全部符合后置发动机、大容量、低入口(最高不超过二级踏步)标准,同时增加空调车比重。市区应逐步淘汰8米左右的小型车(部分客流小的线路除外)、前置发动机老式客车。
由于各公司车辆尚难根据政府要求统一规划、置换,因此我的具体建议只能是针对各公司的内部调整及需要更新车辆的线路:
1、 龙骧巴士:
7路:
建议配车——16~18米后置或中置发动机铰接公交车,目前在北京、杭州、上海、石家庄、济南、宁波、昆明、大连、常州、合肥等众多城市均有使用。
车辆品牌——黄海或青年,二者均有成熟的铰接客车技术和众多成功案例(如北京等城市),前者车型、档次相对丰富,价格区间较大;后者车型较单一,但提供中置车,价格较高。
理 由——线路客流很大,特大车型能更好地满足营运需求;线路路况非常好,能够方便地进站、掉头;途经繁华区域,18米车有利于展现城市形象。
603、150等线路:
建议配车——11米后置发动机城市客车
车辆品牌——美的yk6110g,美观大方,支持长沙本土汽车工业发展。
理 由——603的客流和现有车型明显不匹配,11米车无论从路况还是客流而言都是该线路首选;150作为芙蓉路的主要线路,现在使用的10米老式车与线路定位和客流情况不符,应考虑采用11米车型。
以602为代表的一些线路:
建议配车——10米以上后置城市客车
车辆品牌——美的yk6100g或yk6110g,美观大方,支持长沙本土汽车工业发展。
理 由——602的客流和现有车型明显不匹配,10米以上车将有效改善该线路乘客的出行环境。
其它线路除客流特别小、路况特别差外,均建议采用10米~11米美的公交车
2、 湖南巴士:
12路、115路:
建议配车——11~12米双层城市客车
车辆品牌——大金龙、中大金陵或亚星等,其中大金龙在深圳、厦门等地有成功案例,金陵有成熟的双层车生产经验(以前长沙的就是),亚星今年在沈阳、北京等地也表现不错。
理 由——上述两条线路分别横贯五一路、芙蓉路,途经长沙最为繁华的区域,有利于展现城市形象,2002年以前这两条线路都有过双层车营运的先例,道路条件和客流均有保障。
114、140等线路:
建议配车——12米低地板城市客车
车辆品牌——大金龙、海格(苏州金龙)、金旅、黄海、宇通或青年等国内名牌产品。
理 由——114客流很大、乘客抱怨较多,且作为机场专线也应该用12米大车来改善乘车环境、提成长沙形象;140途经省政府,作为公交的窗口也有必要提升车辆档次。
9路、314、159、118等线路:
建议配车——11米后置发动机城市客车
车辆品牌——美的yk6110g,美观大方,支持长沙本土汽车工业发展。
理 由——11米车无论从路况还是客流而言都是上述线路的首选,且314曾经采用过11米的福莱西宝空调车。
由于湖南巴士现有车型档次较好,其它线路可配置上述线路换下的申沃车或引进10~11米的美的车。
3、 其它公司线路:
缺乏深入了解,且部分线路设置是否合理都值得质疑,因此关于线路配车暂只能建议客流稳定的线路逐步淘汰在8米左右的“中巴车”,特别是以801、802等为代表的小车型,新车仍依据客流选择10到11米的美的公交车较为合理。
说 明:
(1)由于本人并非我市公交或有关部门人士,且相关素材和信息均来自个人的调研,对于当前我市公交问题的认识可能有些表面,因此上述建议和思考可能过于理想化,但我的初衷在于就长沙公交的问题谈出自己的想法,为我市公交事业的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2)关于建议我市公交批量购买美的客车的原因请参见我另外的文章:《落实公交优先政策 推进客车产业发展》,网址:http://news.rednet.cn/c/2008/10/09/1607952.htm
您关于“关于长沙公交车运营和车辆配置的建议(市长信箱)”信件收悉,您的建议很好,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关于长沙公交车配置的问题,我们已经注意到,并且已经准备在3到4年对将长沙市内所有的公交车进行一次大更新,但公交车更新的品牌、车型之类具体事宜不便向您透露,您所提出的车型、品牌的事项我们会研究考虑。
您所提及的有关驾驶员奖金,收入制度以及线路补贴的问题归结起来其实和你所提出的市公交系统运营制度的问题是密切相关的,我们正在做相关的工作。
感谢您对我市公共交通的关注,对您造成的不便表示歉意,也欢迎广大市民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特此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