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市领导,近2年在长沙各个街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很多投资担保公司,以河南籍人士为主,他们以资金低门槛、低风险、高息为噱头,大量在各区域募集资金,绝大多数都是一些年纪偏大的百姓。国家有政策支持非官方金融市场的发展,如果说他们的募集是用于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不可厚非。但是真相是如此吗?最近有篇《新疆乌市的投资担保公司的查处》新闻,完全就能解释长沙本地的投资担保公司的性质,虽然说本地相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在管理维护清理金融市场,但不知是否落实到实处?难道说将投资担保字样改成投资管理就能继续大张旗鼓的正常营业?听到上面有消息,就避风头,风声一过继续营业?投资者的血汗钱进入河南老板的私人账户,这难道没有问题?难得不是非法集资?难道要等出现跑路问题,大批老百姓血汗钱被骗?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真正将政策行动落实到实处,还长沙金融市场一个干净的投资环境,让更多老百姓真正认识到高息收益投资背后的危险。
心系cs:
您好!您7月27日致市长信箱的《有关长沙市投资担保公司》已由市政府督查室批转至我办办理。
2014年5月至7月期间,我市按照“摸清底数、分类处置、从严查处、维护稳定”原则,开展了非融资性担保公司专项清理整治工作,通过逐户送达通知、上门逐一核查和接受群众举报方式,重点对非融资性担保公司违规宣传、涉嫌非法吸收存款、涉嫌高利放贷、涉嫌违规经营融资担保业务、名称、住所及经营范围不规范的行为进行清查。期间共发现违反国家八部委48号和省政府办公厅62号规定的非融资性担保公司157家,目前已整改到位94家,其他相关整改工作正在进行中。
阶段性清理整顿结束,并不意味着监管行动画上了句号,我市将始终保持查处非法金融机构与非法金融业务活动的高压态势。下阶段,多部门仍会将非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纳入常态监管,重点查处非法融资、非法吸收存款、非法集资、非法理财、高利放贷等行为,会同区县政府以及各社区街道,检查整改情况。
提醒市民注意的是,融资性担保公司和非融资性担保公司不能混为一谈。两者均不具备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委托理财的资质。前者具备融资性担保业务资质,后者则不具备。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高利放贷等类似违法违规行为,我市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纳入打击非法集资的常态性监管,遏制其违法违规经营的苗头,一旦发现或接到群众举报将严厉查处。
若您发现无金融业务经营权而发布金融服务广告以及发布其他虚假违法金融服务广告的,请收集好宣传单、宣传短信等线索,向辖区内工商部门举报。若您发现非法放贷等非法金融活动的,请收集好宣传材料、合同单据等线索,向银监部门举报。若您发现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的,请收集好合同单据等相关线索,向辖区内公安部门举报。如果您提供的线索充分,举报事实确凿,而相关职能部门未予受理的,请向长沙市纪委效能办投诉。
市工商局:89971646湖南省银监局:82830800
市公安局:89759110市纪委:12342
感谢您对我市经济金融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
长沙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2014年9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