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张市长:
您好!
我是家住湖南商学院31栋的一个普通市民。最近,长沙市又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作为长沙市的一员,我不仅衷心拥护创建活动,也对长沙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充满期待和憧憬。但是对文明创建活动中的一些做法,我也实在难以理解。
不久前,我居住的宿舍楼前贴出一张通知,称为了创建文明城市,有关房屋的护窗要重新改装,不得伸出窗台之外。我不知这是不是市文明办的统一规定,但我对这种做法的必要性表示怀疑。也许,作出这种规定的唯一理由是城市沿街的房窗看起来更整齐划一,但这种没有实质意义的“美观”与用绿漆粉刷山坡充当“绿化”的行为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极端形式主义!
而作为一个小市民,我却将为这种文明创建活动中的形式主义忍受非常不“文明”的生活:首先,从相邻社区的经验来看,整个护窗改造工程前后需月余。这一个多月中,我不仅要每天呆在家中等人来施工,而且要忍受刺耳的风机打钻声、金属切割声。其次,护窗缩进窗台后,我家的雨棚失去支撑,将在长沙凄厉的北风中土崩瓦解,结果是每逢下雨,雨水便会渗过窗户和阳台的缝隙,侵入到我的家中。我相信,这并非我一家的忧虑。为了一个与“文明”不太相关的文明创建“行为”,却让相关市民的生活更不“文明”,我想这是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初衷背道而驰的。
我家的房子紧邻北二环的商学院高架桥。自从这座桥修建后,曾经的静谧消失了,往来的车辆川流不息,如雷的噪声日夜不歇。我曾期望这种影响城市环境文明的现象会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竖上几块隔音板使沿途居民的生活得文明一些,但我至今未见任何行动。听说此次改建护窗的资金由财政拨款,与其将这些纳税人的钱用在形式主义的事情上,不如将它用在切实改进城市环境的事情上,其中就包括为穿越城市的高架桥安上隔音板。果能如此,则长沙市民在文明城市评审之前就能享受城市生活更文明的成果,这难道不正是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真谛和宗旨?
为政自古忌扰民。在建设法治国家的当代,公权力借公益之名随意侵犯私人领域的事情当戒!
以上几点意见,请市长百忙之中过目并过问,本小市民将不胜感激之至!
田海军 18975850677
2011年6月21日
您好,您信中反映的情况我区已反馈给指挥部处理,感谢您的来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