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孩在湖南新生水泥厂子弟学校读三年级。我们的户口在坪塘地区。这所学校有200多名小学生,有一部分是水泥厂的子弟,有一部分是化工厂的子弟,还有一部分是坪塘地区的孩子。这所学校的老师有一部分是坪塘化工厂的职工,今年她们收编到望城县教育局去了。所以下半年,这7位老师就不在这里教书了。学校少了7位重要的老师,对学生而言,是非常大的损失。传言,下学期,学校将打算停办,现在正在与教育局打报告协商。停办之后,让我们自己为小孩再去联系坪塘地区的其他小学。而目前的情况看,坪塘周边的中心小学已经严重超编,全部都是60个学生一班。所以我们在这些家长相当着急,本来小孩在这里读了4年书了,突然要我们自己再重新选择学校,这可真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我们天天跑到学校去问情况,所有的领导对家长的答复是:在放暑假之前停办学校的方案就会对外公布,现在正在积极协商之中。我们家长希望这所学校不要停办,更不要把内部子弟以外的学生清除出去。目前,就要放暑假了,我们天天着急,可是学校领导好像不急,到今天还不做出决定,要我们怎么做准备。现在转学并不是你想进什么学校就可以进什么学校的简单事情。我们把情况向学校的主管领导坪塘劳教所政治处反映,他们的答复也是学校即将停办,现在正在和教育局协商。据悉,教育局要求坪塘劳教所整体移交到岳麓区教育局,要把学校的校舍全部收到国家财产,而坪塘劳教所的领导们不愿意把学校这么大的一块土地移交到教育局,所以,到目前为止,这件事情仍然在协商当中。领导们,不知道,学校停办之后,最苦的就是这200多位小学生和家长。现在家长们天天着急,担心孩子要转学的事情,坪塘劳教所仍然不给明确答复。耽误我们的宝贵时间。当今,每个孩子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为什么还要如此操作了。都是国家财政拨款,每个孩子都有平等的权利。恳请大家帮忙,让相关领导来解决这所学校的问题。
新生水泥厂子校是湖南省司法厅主管的一所厂矿子弟学校,也是目前我市最后一所还未移交政府管理的子弟学校。学校现有学生220多人,其中水泥厂子弟110多人.在职在编教师15人,临聘教师5人。因水泥厂连年亏损等多方原因,今年6月,坪塘劳教所向省司法厅递交了停办学校的报告,省司法厅着市政府处理此事。2008年7月,市政府、市教育局、岳麓区教育局和坪塘劳教所及新生水泥厂子校部门和单位就学校停办有关事宜进行了协商,处理意见如下: 1、根据有关规定,新生水泥厂子弟学校只能整体移交岳麓区教育局,因涉及资产、经费、教师安排等系列问题,具体怎样移交还要进一步协商;一旦移交,岳麓区教育局将会妥善处理学生的入学问题。2、新生水泥厂子弟学校在移交之前继续开办,原有学生继续在该校就读,个别自愿转学属于个人行为,学校不鼓励、不动员、不作统一安排。3、学校现有师资能满足教学基本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