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市长:您好!
我怀着对未来憧憬的和对大城市的向往,最终选择在长沙安居创业,并购置了房子。宽阔的马路,林立的高楼一开始确实让人心潮澎湃。可我静下来在小区周围一看,我火热的心开始发凉了,一个两万户,六七万人的小区,包括开福区周边都没有一片体育健身场所和健身器械,这是规划的疏忽还是政府对百姓的漠视。我们一个县城六七平方公里就有四五个室内健身馆和十多个室外健身场所,而堂堂的省会城市都缺乏这种应有的公共设施,这何谈得上宜居城市?到时群众锻炼身体都要赶上几十公里的路去排队等候,这既不方便,又增加了城市的交通压力,我希望政府重视百姓的需求。如果政府目前经济有困难,可把地规划好,给予优惠政策,引进民营资本,这既减轻了政府的财经负担,又提高了场所的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期待您的关注。
尊敬的“一阵风”先生:
您好!
首先感谢你对我市体育事业的关心,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当前我市体育事业最大的困难就是市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和公共体育设施不足的矛盾。一是政府过去的公共体育设施投入较少,欠账较多,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不足;二是一些法规落实不严格,你所讲的新建小区按国家规定是要配备一定体育设施的,但是现在一些新建小区没有配备体育场地设施,对此我们会加强对新建居民区体育设施建设的监督。
对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市政府一直在想办法解决,一方面逐年加大对体育场地改善的投入,尽快缓解居民健身需要和场地不足的矛盾,近年来我市逐年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入,这部分投入大部分首先用来改善老城区的体育设施,全市的设施改善不可能一下完成;一方面我们正在加快研究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的办法,向市民提供更多的健身场地。
你所提的可以把场地规划好,给予优惠政策引进民营资本的建议非常好,市体育局也正在考虑怎样引进民营资本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对此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最后再次感谢你来信。
2009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