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市委领导:
我是长沙市一名普通的市民。在长沙工作生活的10多年里,我见证了长沙市的发展和辉煌。特别是在2014年长沙市即将迎来地铁时代!这更是提升城市品位的一个重大举措!
在环境污染持续加剧的今天,我们长沙市也不能幸免。我们的大气污染指数时常爆表,交通也越来越拥挤,这让我们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指数大打折扣。在国家大力倡导低碳出行,公交优先的前提下,我仅代表个人意见,希望长沙市政府能采取以下利民举措:
1、 在长沙市各大地铁站口,公交车站点附近、无公交车到达区域、公交线路换乘非常困难、人口居住密集以及各大景区等地方增设城市自行车。
2、 自行车的管理细则、相关设备、收费方式均可以参考株洲市的方法,我经常在株洲出行,深深感觉此举的方便之处,居民也非常欢迎。城市自行车的骑行率是非常高的。
此举必将大大的加强了公交出行的力度,且能方便许多市民。真正的为市民解决了出行难问题。也更加促使公交优先、地铁优先、低碳出行,有私家车的车主也会尽量少开车出行。对提高城市的品位,环保带来一系列的红利。
因本人不是城市管理专家,很多综合问题尚未考虑,以上建议有什么不妥之处还请谅解,望回复,谢谢!
您的信件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您的意见很好,从治理空气污染、建设宜居城市的角度讲,都是必要的。自行车绿色出行符合两型社会发展,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也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符合中等城区居民出行期望的一种选择。
二、目前我市在主次干道上的非机动车专用道有以下几种形式:(1)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公板,用机非分道标线与机动车道分隔,如人民路、桐梓坡路等;(2)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公板,用标线分隔出非机动车道,如韶山路、枫林路等;(3)在部分有条件的道路用机非绿化隔离带或隔离护栏将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分隔,如五一大道、芙蓉路、岳麓大道、金星大道等。
二、同时,近年来出现了公共自行车这一种便捷、健康、环保、可达性好的新型公共出行方式,它能够有效发挥接驳公共交通、服务短途出行等作用,杭州、广州均已逐步建立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我们认为,建设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倡导绿色出行方式,对于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缓解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推进节能减排,提供就业岗位,建设两型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是必须科学设置网点布局,与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相协调,方便乘坐公交车、轨道交通、客运车辆等公共交通工具的市民及游客使用公共自行车进行短途接驳;二是必须规划停车用地,在铁路客运站、长途汽车站、公交场站、大型文化娱乐场所等项目配套留出公共自行车设施用地;三是必须完善非机动车道建设,建立连续、通畅的非机动车道系统,确保设有非机动车道的路段具备良好的通行条件;四是必须坚持公益导向,实行有限时间内的免费租赁,倡导“随用随骑、骑后速还”的用车理念,以鼓励市民选择自行车出行。因此,该系统的建设还需大量财力投入、周密的前期规划和多个部门协调,距离具体实施还需一段时间。我们将积极利用现有有利条件,推动公共自行车项目早日实施。
总之,我们将以保护城市环境、倡导绿色出行为指导思想,积极利用现有有利条件,推动自行车道建设和公共自行车项目早日实施,保障广大市民“绿色出行”。
感谢您对交通工作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