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反对在西湖公园修建150米高楼

2018-1-30 4:13:52发布30次查看
尊敬的张剑飞市长:
您好!请您从百忙中认真阅读一下我草就篇短文!我是一名记者,在湖南一家媒体工作,在我10多年的新闻从业旅程中,我一直关注湖湘文化的诸多现象成因,并努力追寻访其源头。
近日,规划局网站新公示的“岳麓区西湖文化园控规拟调整项目”(长规报【2011】261号、长规报【2012】53号)内容我看了,是以为长沙的老文史专家提醒我看的。
认真阅读公示内容之后,我的脑海出现一个画面:张剑飞市长刚上任不久时,他站在麓山顶俯瞰后山,西湖渔场那一片波光粼粼景象令他激情澎湃,他掏出相机拍过不停。张市长甚至对媒体透露,这里不久将出现一张美妙的山水画。作为市委、市政府“还湖于民”的重大工程,西湖文化园项目已列入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湖文化园乃利民工程,这次的新调整项目旨在融资,调整理由是“为促进西湖文化园公园建设,解决融资困难”,我理解政府的困境。
但本人对这一调整方案有些看法。既然融资有困难,项目可以暂缓,不急于动工。我们可以等待“再造一个烈士公园”的神奇再现。我们有的是时间。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缺的不是时间,而是冷静!浮躁冒进也许不是好事!
在这里建150米高的一堵水泥建筑,它狭长扁窄,与其说它是一道人为屏风,它倒更像一柄突兀长剑。剑柄顶着天际与云彩,剑尖插入龙脊(此乃龙王港龙形七寸之处)。
民间有关龙王港的传说有很多版本:我至今记得8年前与麓山后山一位87岁姓丁的老人的对白,丁嗲说,龙王港如长蛇蜿蜒,它的头部伸展于湘江,龙渴了,到湘江饮水。丁嗲没读多少书,他却以住在龙王港附近而自豪,他家出了三个大学生、一个大老板,他将这些都归功于龙王福报!
在新民路尚书房茶馆品茗时,湖大的几个建筑专家跟我探讨过长沙的有趣山水洲城景观,大家一致认为:阶梯景观是现代建筑最佳布局。从建筑布局来看,自然阶梯布局是合理的选址,自高向低,如音符,有着韵律美感。在岳麓山与咸嘉湖、王陵公园之间是空旷的西湖渔场,突兀一座150米的扁窄的高层建筑,很不美观,它如一柄直插云霄的长剑,斩断了我们湖湘文脉的延绵与传承。它与山水洲城景观极不协调,严重破坏了整体景观气势。
你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只鸟,展翼腾飞,俯瞰湖湘山川,从南岳到岳麓山,山脉延绵,气势不断。这一气势成就了湖湘人文风景,也造就了这一块沃土的人杰地灵!
一位研究易学与风水数十年的大师说,长沙的气脉真正收尾于现在的王陵公园,里面齐刷刷埋着几个长沙汉王。从汉代以来,几个长沙王室家族都归寝于此。如今,公园内的几座山包(扇形山、象鼻山等)里掩埋着几代长沙王室,其墓的形制与封土堆规模不同凡响。为什么这些王们齐聚于此?因为,这里才是传说里的真正的72峰“龙尾”。
我渴盼:别吵醒了静躺于长沙王陵公园内的几代长沙汉王,这是今人对先祖最起码的尊重与敬仰!
在先祖的寝陵边不远处,一座150米的怪物高傲地如丰碑般雄踞在那里,我们的先祖于九泉之下作何感想?早几届市委领导就曾规划,在古城保护区内设置了限高规定,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如今,湘江一桥边的解放西路口的汇源大厦,车子从楼洞下穿行,还有突兀的如注射器形状的交警大厦,这一类城市败笔,由谁来为这座美丽的城市整容?
长沙自文夕大火以来,老城区文脉几乎荡然无存,好在,大自然还给我们留下了青山、绿洲和潺潺江水。大自然的鬼斧神功,为我们留下了引以为豪的山水洲城雏形。那个年代的一把大火已隐遁于我们发黄的影集里,今人,不要再点燃新时代的“文夕大火”,这座经历了历史创伤的古城再也经受不起新的伤害。
那柄150米的“长剑”!它不是越王勾践时的灵物!它是斩断千年湖湘文脉与人文风景的刑具!让我们爱惜自然,爱惜文脉!敬重我们的先祖的这块沃土!
我清晰地记得《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里的句子:“建筑层数控制在6层以下,建筑形式、风格与周围山地景区和整个风景建设区的景观环境紧密协调”,但愿它不是妄语。
这些日子,我有些忐忑:在咸嘉湖路上设容积率9.0且高度为150米的建筑,在该建筑里工作、居住的人员,他们的用车出入口均在咸嘉湖路上,而营盘路隧道及潇湘大道的车辆汇聚在咸嘉湖上,肯定会形成新的堵点,车流高峰时,营盘路隧道出口常常拥堵不堪,交通部门屡次更改隧道口红绿灯时间,才稍有改善。一旦该项目建成,这里的几个商业楼盘成千上万业主私家车与博才学校家长接送孩子车辆潮水,将给咸嘉湖路、金星大道段制造很大的交通压力。
另:有关“西湖文化园”这个名称,我有自己的看法,“西湖”这个名字让人自然联想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杭州西湖,我们沿袭“西湖”二字,如果仅是纪念昔日西湖渔场这个时代痕迹很浓的景点,这大可不必。这里紧靠岳麓山,有千年文脉,却用这么一个引起多种联想的“西湖文化园”的名字,它丝毫不能给我们带来对湖湘文化怀想。我建议这个项目正式启用名字要向社会征集,最好是一个有深厚文化沉积的地域特色很浓的名字。
“长沙王陵公园”这个名字也不雅,不吉利,它与“长沙亡灵公园”谐音。两位早晨锻炼的老友对话可印证它的歧义———
刘嗲:“张嗲,早晨到哪里锻炼去哟?”
张嗲答曰“当然去老地方,王陵公园呀。”
“到‘亡灵’去呀?找死吧!哈哈哈!”
我觉得,这个公园名字要改一下,就跟“太平街”的名字如今已改为“太平老街”一样,以前,这个名字容易让外地客商误解为“太平间”。
杂乱地说了这些,很啰嗦!不为别的,仅是对这片土地太过热爱!
您好,对于您所提出的问题,回复如下: 感谢您对长沙规划建设的关注与支持,谢谢。 长沙市城乡规划局 2012.9.24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