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车付钱天经地义,其中包括受政策照顾的老年人和学生,但不知是无知还是顽劣,很多孩子在乘坐公交时,总是有意无意不刷卡,相比那些上车后颤颤巍巍拿出免费卡的老年人,那些只顾往里冲的学生们就显得教育的缺失和对规矩的敬畏。。
经常坐某路公交车,这条线路全场近一个半小时,途径多个重要站点,其中学校就有六所,尤其在跨塘镇,大量学生会在三个站点相继上车,就在今天就有五六十个学生在三个站台陆续上车,其中还有部分送学的老年家长,,时间:7:05---7:20
《高浜新村》站:有超过10个孩子,只有两个孩子刷卡,,
驾驶员提醒:请刷卡,请出示学生卡,,但很多孩子一脸懵逼,木然地往里走,只有少数几个孩子在驾驶员的一再提醒下刷了卡。
《古娄新村》站:有超过30个孩子在前后门蜂拥上车,后门上的无一人刷卡,,前门上的最后几个孩子被驾驶员叫住刷卡,其中一个孩子甚至没有带卡,应该是顾虑到安全,驾驶员无奈只能放行,孩子甚至没有说声谢谢,期间,驾驶员还等了三个落单的孩子和一个送学的老年人。
《古楼二村》站:有近15个孩子在前门上车,绝大部分孩子都刷了卡,只有少数几个小小孩没刷,,同时上车的还有送学家长。
近六十个孩子只有三分之一刷了学生卡,这正常吗?
难怪那个公家司机牢骚满腹,他的吐槽(大意):乘车不刷卡,公交公司收不到钱,骂我们司机,学校是给了学生卡的,我们出于安全考虑,又不能对孩子态度粗暴...公交公司和学校沟通过多次,但收效甚微...
这个驾驶员平时态度和蔼,我多次看见他招呼老年人上车时,他总会等老年人坐定后再启动,一个不错的公交人。。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坐车会不刷卡?是学校没有为学生统一办理,还是学生没有刷卡的习惯,这个习惯很不好,国家有照顾老弱群体的政策,但中间毕竟还会牵扯到方方面面,比如运作,,中国有句老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和秩序是让人在社会的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只有当孩子懂得规则,他才能自律,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与了孩子们最大的自由度,可同时,不少家长也因此忽略了教育孩子遵守规矩的重要性。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下,学校不能只看考试成绩,而忽略学生道德的培养,,看看放学后的公交站台吧,满地垃圾食品的包装袋,放学期间的公交车,如潮水般的学生过后,是满地狼藉,,
对孩子而言,最初的规则意识是在家庭和校园中建立起来的,希望我们还来得及。。
工业园区便民服务员
网友您好!您的意见我们已转交学校,学校表示一定加强教育,尽力避免类似情况。感谢关注。
是啊,可是国人天性就是很护幼
陋习一旦养成,会延展到其他领域。
政府给老人和孩子发了免费的乘车卡,一方面是照顾到这些人,另一方面也便于管理,也让人们养成遵守秩序的好习惯。本来不给孩子发卡也可以看出这些人是可以免费的,但是发卡是可以让学生从小养成守秩序的习惯。让学生懂得要刷卡,并且每个月去学校刷新。从小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学校和家长要加强教育和管理。
规矩一定要从小培养,越早越好。。
家庭和社会不能没有原则的让步甚至是纵容,,关爱可以没有条件,但是,一定要有原则。。
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培养、要引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规矩训练就从公交刷卡开始吧。。
本地小孩有几个
什么意思?
你是指外来务工的孩子没有教育卡吗?我反映的是:这些学生在有卡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刷,,
难道那些学生不刷卡是因为没有卡?
因为高浜新村,古娄新村,古娄二村属"乡下"地区素质低下造成的结果?市区的学生好多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是非对错还分不清楚的成长塑型期,学校、家长、包括公交车司机、同一车的乘客,都应该怀着对下一代花朵的关爱,多提醒,善引导,重规矩,勤管教。
现在的孩子碰不得.
城下差异,在学生刷卡上都体现的如此淋漓尽致,,你不觉得是悲哀吗?
我想起最近的一个现象,,过人行横道,,
在市中心,以古城区为例,只要你踏上白色的人行横道,一侧的机动车会立即减速直至停下,等你通过,,
而在郊区,就是你笔下的“乡下”,就以跨塘镇青剑湖花园周边为列,你走上人行道,哪怕已经走到了路中间,汽车依然会飞驰而来,如果你还是抱着行人优先的理念,那全国人民排着队都不够那些王八蛋撞的。。
学生对规则的无视,,我们每个人,没有人可以幸免于罪。。
对规矩、法律的敬畏,必须要培养和引导,孩子一定要从小立规矩,越早越好。。
对楼主最后一句话不太赞同。对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家庭、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
楼主一味在强调这位公交司机是好人,很无奈,但是有没有想过这样的现象的形成也有着这样一位位好人的“推波助澜”。如果每一位司机坚持原则,不刷卡不让上车,不刷卡不开车,一次两次三次以后,这种现象是不是还会泛滥?反过来说,家庭、学校教育的好好的,但是到社会上学生们发现不刷卡也能坐车,一个两个三个,是不是会慢慢蔓延开来?遵守规则观念的养成不是仅靠说教,教育就可以的,还要依靠严格的执行力度。
所以,对于孩子们的教育,我觉得依靠的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同作用的合力。缺少任何一方的努力,都会大大削弱教育效果。
《对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家庭、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我们每个人,没有人可以逃避这个责任,,
请问你多久没做公交车了?
不要歧视乡下孩子,更不要看不起外来务工子弟,,往上数三代,谁不都是农村人。。
网友说的好,,对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家庭、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请问“请问你多久没做公交车了?”和我的观点之间有什么关系?
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懂吧?
你都没做过公交,怎么知道现在公交的运作,驾驶员和乘客和吃瓜群众的心理,,
去坐坐看,再听你高见。。
2018-5-24 11:3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