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4号线支线(7号线)的木里能够在往临湖方向通,通到临湖的园博园,临湖的出行本来就不方便,有很多村庄,希望地铁通到临湖之后,就能往市区大大方便,也能快速便捷,终点设在园博园,而且景色优美。
苏州轨道交通公司便民服务员
网友您好,线路的设计应满足城市总体规划和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要求,综合考虑城市形态、城市规模、客流分布情况、发展需求以及技术经济合理原则等综合因素确定。苏州轨道交通的规划是按照现有的《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要求开展工作的。根据目前的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轨道交通7号线没有进一步向临湖延伸的规划。同时,新一轮的苏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工作已经启动,我们将配合吴中区、市规划局等相关部门针对临湖及园博园周边地区开展研究工作,尽可能地扩大轨交覆盖范围,积极主动服务市民出行。感谢您对苏州轨道交通建设的关心与支持!
乡村客流太少,造价太大,本来7号线规划通到横泾的,因为客流问题,造价原因被砍了,目前就到木里为止
可以造高架,没必要地下。成本就低很多。
支持地面高架地铁
目前是不可能的了?
能通公交就不错了
苏州需要地铁的地方太多太多太多了
木里本来就没人,横泾人多的,临湖人也挺多,越溪站都太远
呵呵,同里,香山也是偏僻地方都能通,这就不给延伸,区别对待,什么造价,人流。横泾,和临湖未来人流没问题,就是想不想修的问题,
为提高轨道线网的覆盖率,满足市民高品质公共交通出行需求,在新一轮的《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35)》中,还考虑加密吴中区临湖、横泾区域的轨道线网,拟新增一条轨道17号线(编号暂定),主要作为吴中内部东西向的轨道加密线,强化吴中东西发展主轴轨道支撑,提升吴中对外集散效率以及园博园快速集散,线路起于临湖片区,沿新华路-东方大道-吴中大道-浦庄大道-临湖大道-腾飞路,止于吴中车坊片区,长约40km。
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142号建议的答复
柯*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地铁有轨交通延伸至东山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轨道交通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是补齐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短板的关键举措。轨道交通具有容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节约资源和用地等特点,一直以来市政府致力于构建高效、便捷、畅达的轨道交通系统,全面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市民的幸福度。截止2018年4月,我市已开通运营轨道1号线、2号线、4号线及其支线,在建轨道交通线路有3号线、5号线,轨道交通网络运营里程达121公里,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一、轨道线网规划编制情况
为配合新一轮的《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35)》及《苏州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35)》,2017年,我局与市轨道公司联合委托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上海交通分院开展了《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35)》的编制工作,目前已形成初步成果。
根据初步成果,《苏州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35)》提出要“优化交通发展模式,实施绿色交通战略,重塑以轨道为核心的多模式交通体系,满足人民对出行环境和品质的要求”。
新一轮的《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35)》对综合交通的战略目标给予了深化和落实。根据初步成果,本次轨道线网规划提出在苏州城镇连绵区内构建功能层次清晰、与城镇空间布局相协调、与多种方式一体化发展的轨道交通网络,引导土地集约利用,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品质,形成以“轨道+”为主体的可持续交通发展模式。
在轨道建设时间目标方面,规划提出基本实现“30/45/60”的时间发展目标,即城市主中心与副中心/新城、重要交通枢纽之间轨道30分钟可达,邻近副中心/新城之间轨道出行30分钟可达,昆山、常熟至城市中心45分钟可达,张家港、太仓至市区邻近功能组团轨道出行45分钟可达,市区外围组团间全程轨道出行60分钟可达。
在轨道线网功能层次方面,规划提出规划将苏州轨道交通划分为城际铁路、轨道快线、轨道普线”三个层次。其中,城际铁路强调时效性,主要承担苏州市区至市域各板块及与毗邻城市中心间中长距离大规模快速通勤、商务联系,线位规划与布局应遵照上位规划,并加强与国铁干线一体化衔接协调;轨道快线强调可达性,主要承担苏州市区重要组团中心间的快速通勤联系,及苏州市域连绵地区相邻组团及毗邻城市邻边片区间快速通勤联系;轨道普线强调覆盖性,主要承担苏州市区主、副中心间以及各功能组团间的大规模通勤出行联系。
二、关于东山在城市总体规划及轨道线网规划相关情况
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快速、大运量的交通方式,是城市交通体系的骨架,客流运送的大动脉,主要实现区域间快速、高密度的出行,在苏州公共交通体系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为提高轨道线网的覆盖率,满足市民高品质公共交通出行需求,在新一轮的《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35)》中,已考虑吴中区临湖、横泾区域的轨道线网加密,拟新增一条轨道17号线(编号暂定),主要作为吴中内部东西向的轨道加密线,强化吴中东西发展主轴轨道支撑,提升吴中对外集散效率以及园博园快速集散,线路起于临湖片区,沿新华路-东方大道-吴中大道-浦庄大道-临湖大道-腾飞路,止于吴中车坊片区,长约40km。
东山和西山为国务院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湖风景名胜区的东山景区及西山景区,根据《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该片区为环太湖生态敏感区及水源地保护区域,约80%以上为限建区及禁建区。在新一轮的《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35)》空间布局初步方案中,东山被划定为一类生态空间,除现状的开发建设区域外,城市开发空间非常有限。
因此,东山片区属于太湖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管控要求日益加深的大背景下,本次线网规划并未考虑将轨道交通线路直接延伸至东山内部。
三、多种方式加强东山区域联系,促进东山旅游发展
1.依托轨道站点建设综合服务枢纽,建设轨道加常规公交的交通组织形式
虽然轨道交通具有容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等特点,但仅适用于主干性运输,可达性相对较低。因此,要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的作用,应妥善处理好与常规公交及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达到交通资源最优化的目的。
因此,可以考虑依托轨道站点建设综合客运服务枢纽,一方面可通过完善东山区域常规公交,使轨道与常规公交无缝换乘,便于市民出行;另一方面可利用枢纽建设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及其他服务。
2.建设有轨电车等旅游特色中运量线路
2014年,我局编制完成了《苏州市现代有轨电车线网规划》,有轨电车作为中运量的轨道交通,可作为城市轨道的补充,联系次要客流走廊,满足区域内部的需求。有轨电车分为2个层次,一个是以交通为主的交通功能线,另一个即旅游特色线,作为特色公交线路,对通勤客流较少,主要服务旅游客流,作为风景线,客流高峰特征较为显著。规划提出临湖至东山的有轨电车旅游线路,长约16.6公里。
因此,为促进东山旅游业发展,减少轨道建设对地方财政的压力,可以考虑建设中运量有轨电车的方式满足东山市民及游客需求。
3.打造水上特色旅游线
为推动东山旅游发展,我市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根据《苏州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旅游交通分为陆路与水路两部分。陆路交通由沪宁城际苏州站北广场设置旅游集散中心出发,串联各主要旅游景点,形成“五条放射线”的格局,其中两条分别至西山风景区及东山风景区。水运旅游线路将苏州市主要景区串联,形成“一环六射一横”的格局,其中在胥口和苏州湾设置码头,联系苏州城区与东山、西山景区。
水上交通是本次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重点之一,规划将继续延续上一轮综合交通规划,深化对水上特色旅游交通游线的打造,服务东山市民出行,促进东山旅游业进一步发展。
因此,在下阶段的综合交通规划及轨道线网规划编制中,我局将完善以轨道为核心,常规公交为辅助的公共交通网络,统筹考虑中运量有轨电车及水上交通游线,满足东山市民及游客的需求,同时充分征求人大、政协及地方政府的意见和建议。
衷心感谢您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苏州市规划局
2018年5月16日
高峰14路,6月10号通车,临湖人民强力要求的一条公交终于出现了、、
2018-6-2 10: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