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教新城客运站建设过程中多次明确宣传建成后将开通省际班线,令人遗憾的是通车后并未开通且不再有开行计划,有关主管部门对此有何评价,对于“失信行为”有无问责举措,如有请介绍;2、有关主管部门称建设各类小型客运站是提升本市公交基础设施的重要举措,但是部分市民认为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采购新车,加密班线才是改善市民出行条件的当务之急,有关部门如何评价,今后在分配有限资金时有关部门如何考虑修站场和加班线之间的冲突;
3、城市公交班线公益属性极强,是广大市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市民出行的“兜底选择”,停开班线对于市民出行影响极大,本人认为,停开班线不能仅由运营公司决定并公告,应经过主管部门审批并举行听证,有关部门对此如何评价。
太仓市便民服务员
“77maoyao”网友:你好!关于你反映的情况,现交通运输局答复如下:关于问题1,科教新城客运站暂未有开通计划,并非不再有开行计划。问题2客运站建设和公交车辆购置资金来源不同,客运站的建设资金一般来源于运输企业自筹或交通场站公司融资,并不列入公交运营的政府财政补贴。而公交车辆购置资金是由财政直接拨付或企业贷款,2016年以前我市公交车辆购置资金是由政府财政支付,2016年我市试点了公交企业贷款购车的模式,因车辆购置和运营产生的费用计入公交运营成本。客运站建设和公交车辆购置工作相辅相成。客运站(公交首末站)作为支撑公交运营的基础载体设施,在优化线路布局与公交车辆调度、解决公交车辆夜间停车问题等方面发挥支撑作用,在无客运站的区镇加快客运站建设,以解决该区域公交车辆安全停车及公交车辆调度距离过长等问题。公交车辆作为实现公交运营的运输工具,增加其投放是加密班次、缩短乘客等候时间的重要举措,在具体线路班次制定时主要考虑客流需求、运行时间、车辆配备和运营亏损等因素,目前我市公交车辆平均满载率(其计算方法为一定时间内公交车辆实际载客数除以车辆的额定载客数)不到20%,其中车辆满载率最高31.4%,最低仅3.9%,车辆满载率普遍偏低,偏低的满载率造成公交运营的亏损严重,目前主要在公交运营成本及亏损可控的条件下,尽可能缩短班次间隔时间。通过逐步完善站点、车辆等公交运营载体等措施,提升公交运营服务水平。关于问题3,135路不是常规公交线路,而是科教新城管委会与市公交公司签订协议投入资金运营的一条定制班线,现协议运营期结束,科教新城管委会决定终止该线路的运营。
太仓有好多线路都是重复的,根本没什么人坐,完全是浪费资源,同样的线路因为班次少,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这路车跑哪里的,现在宁愿停开有些线路也不去整合一下多余重复的线路
可怜我家附近拆迁房小区,年纪轻的可以骑车但是年纪大的人却反而要走一大段路去做公交车这叫什么道理?
2018-10-24 10: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