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是欣欣向荣队,给大家分享一下民间常用毒蘑菇鉴别方法的误区
误区一、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
蘑菇是否有毒不能仅靠颜色鉴别,如牛肝菌属、鸡油菌属、红菇属以及咱们上期介绍的鹅膏菌属中有很多种类颜色鲜艳却是美味的食用菌。另外鹅膏属中的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等种类颜色并不鲜艳却含有剧毒。这些大部分都是大家容易误采误食的主要种类。
鸡油菌(可食用)
花脸(可食用)
红黄鹅膏(可食用)
致命鹅膏(剧毒)
假淡红鹅膏(剧毒)
裂皮鹅膏(剧毒)
误区二、生虫、生蛆的蘑菇没毒
多昆虫、动物对毒素的吸收与作用与人不一样,有实验证明剧毒鹅膏菌口服喂养小白鼠,小白鼠不会死。
误区三、蘑菇跟大蒜、大米、银器、瓷片等一起煮、颜色变黑有毒,没变颜色就无毒。
蘑菇毒素种类繁多,目前已知的剧毒蘑菇的毒素并不与大蒜、大米、银器、瓷器等发生反应,并不能使这些物质变黑。
中毒案例:2015年6月,湖南宁乡一家5口吃了野生蘑菇,全部中毒,其中一个小孩死亡。当时在煮蘑菇时担心有毒放了大量大蒜,但仍然出现中毒事故。
误区四、受伤变色或者有分泌物的蘑菇有毒
受伤变色或有分泌物流出是很多牛肝菌科、红菇科等类群一些种类特征。实际上有很多具有这种特征的种类是可以食用的,不能仅凭受伤变色,或有分泌物判断蘑菇是否有毒。
误区五:长在潮湿处或家畜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
蘑菇有毒无毒主要要看该种类是否有毒,通常与生长环境没有太大关系,这是因为毒磨菇与其他磨菇经常可以生长在同环境中。例如,生长于松树林或者阔叶混交林中的磨菇大多属于共生菌,牛肝菌、红菇、乳菇,口蘑等大部分是可以食用的,但是,很多毒蘑菇也是共生菌,如鹅膏菌、亚稀褶红菇等也都是生长在松树林或者混交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