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伟华跟大家继续讲黄栀子。笔者发现在刮风天气把药液喷到树体,造成药害。因此笔者提供解决办法:一是在喷头上加盖罩头,控制药液撒逸面积,使药液喷落在让树安全的地方。二是小树园区在刮大风天气不要喷药,以免造成药害。三是大树园区在刮风天气喷药,要顺风向,压低喷头,缩小药液喷雾高度和落地面积,以防药液随风飘到树上。
在停止喷药后,不关闭喷雾器开关,或开关关闭不严,在行走运动过程中把药液喷洒或滴落到树苗叶面上,造成药害。解决办法:在停喷药后应将喷雾器开关关闭严紧,使喷雾器在随同丁-作人员运动中不滴不漏,不喷出水。没有将杂草叶面喷湿。有的园区在使用化学药剂除草过程中,为节省时间就加大药量,增加药液浓度,减少药液使用量,结果药的用量没有减少,而药液量则减少;减少药液用量,虽然节省了喷药时间,但喷药效果将受到严重影响。
因减少药液用量,而使叶面没有喷湿,结果是在杂草叶面或草茎上喷到药液部成点状枯黄、坏死。因药液浓度高,接触药液部坏死快,没有时间将药液充分吸收到体内,杂草很快又恢复生长。解决办法:药液浓度一定要按使用说明进行调配,不要简单地用增加浓度来增加药量,要用增加药液用量的办法,来增加农药的用量,从而达到提高用药的目的。
因在喷药过程中,喷头运动快,人员走得过快,没有将叶面喷湿。解决办法:一是工作人员在喷药过程中,一定要让药液把叶面喷湿后再移开喷头。二是不要限定每个人的喷药面积,以免工作人员只保证速度而不顾喷药质量。在园区除草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打草不落脚现象。园区在使用除草剂后会出现上死下不死,地上枯萎变黄而地下部仍然活着,在药性过后,不久杂草又继续生长。
用药后地上部分枯萎变黄而地下部仍然活着。其原因是:叶部处理剂用量大,喷药后强制将叶面烧死,没有使药液充分吸收侵入到杂草体内和根部。解决办法:药液浓度不能配得太高,地下处理剂与地上叶部处理剂要合理搭配使用。在用药后顶端嫩的部分和叶片死亡,而下部茎秆仍然活着。其原因是:杂草高大,并在下部已形成木质化,药剂只能对其上面嫩部有效,而对其下面老化木质部无效。
解决办法:一是在杂草没有形成木质化时或处在幼嫩期就要用药把它清除。二是在喷药时,将地上部和地下部都喷湿。三是选在晴天地下土壤干燥时用药,将杂草地上地下都喷湿。
在苗地除草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问题:黄栀子苗地除草是一件繁重而又复杂的工作,苗地的杂草直接影响到苗木的生长,苗地杂草的多少,会导致苗木质量的好坏,等级的差异,如苗地出现草荒,苗子也就没有了。因此,苗地杂草必须采用各种办法把它清除干净。在清除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如下问题:在拔草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小苗在没有生根和长出5片真叶前,苗地有草必须采用人丁拔草的方法把杂草及时清除,但在拔草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如下问题:
拔起草带动根:苗地在拔草时,如果草大会拔起草带动根,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解决办法:一是在苗木打插前用除草剂把苗地杂草清除干净,保证打插枝条在刚刚吐新根时,苗地不长草。因为苗木在刚吐新根时,是不宜破动土壤的,以免破坏根部生长环境。二是拔草应选在地面潮湿时进行。土壤湿润,拔草时杂草不易把泥土带起;而在土地干燥结块时拔草,杂草很容易把泥土带起,使苗根外露,把苗木的正常生长环境破坏掉。
拔起草带起苗:苗木在刚生根时根系很少,并且与土壤结合不牢固,如在拔草时不注意,往往会把苗木带起。解决办法:一是在土壤湿润时进行拔草,在土壤干燥时,要采用灌水的方法,把土壤灌湿后再进行拔草。二是拔除靠近苗木的杂草和大草时,应用两个指头压住草的根部或苗木,然后再把杂草拔除。如拔草后地下留有大坑,应从旁边取泥把坑盖满。
在使用化学药剂除草时容易发生的问题。使用草甘麟把苗木伤害:在园区使用草甘麟,如浓度过高,会伤到小苗,使小苗变成僵苗。解决办法:一是苗圃地应采用先对宽大叶类杂草进行人丁拔除,禾本科类杂草用适应禾本科类的除草剂,以免伤及苗木。二是发现错用除草剂,应及时在苗叶面上喷洒清洁井水,把药液冲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