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官方数据显示,现在我国很多地区有大量的农民工外出务工,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一数据已经逼近3亿大关,要知道,我国农村地区人口总量不过是7亿而已。
目前中国有将近一半的农村人是农民工。这背后到底是为何呢?
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民工数量接近3亿!4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根据这一调查报告,2018年,中国农民工总量为28836万人,比上年增加184万人,增长0.6%。
据钟情三农观察,在这份数据中,我国近3亿农民工里面,在乡内就地就近就业的本地农民工11570万人,比上年增加103万人,增长0.9%;
到乡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17266万人,比上年增加81万人,增长0.5%。
在外出农民工中,进城农民工13506万人,比上年减少204万人,下降1.5%。
农民工流入地与“经济实力”息息相关!从输入地看,
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15808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54.8%。
在中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605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21.0%。
在西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5993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20.8%。
在东北地区就业的农民工905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3.1%。
由此可见,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能够吸纳更多的农民工群体。
但是钟情三农知道,如今的很多农民之所以背井离乡,漂泊之外,并不是由于农村的生活越来越差,而是他们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挣更多的钱,让自己和家人享有更加高水平的生活。
农民外出成为“农民工”,只为更好生活。90年代以前,我国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还存在着明显的壁垒,甚至很多城市地区不允许农村贸然进城,否则的话甚至会被当做“盲流”遣送回家,甚至要“juzi”的。
可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加以及城镇化比率的不断提升,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变得非常旺盛,需要大量的农村居民特别是青壮年从土地的束缚中释放出来,去从事附加值更高的工作,为自己,为社会带来更加的效益。而从实际遭遇来看,很多农民工确实通过外出务工挣了钱,改善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处境。
农民工大量外流,造成农村的“留守问题”严重
按照实际情况来看,即便是现在的很多农民抱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的话,也能够像20多年前,30多年前那样首先最基本的温饱生活,但是这样的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是非常低的,是明显低于目前农村地区的整体水平之下的。毕竟在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甚至举家外出务工赚钱的情况下,农村地区的居住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村子里边盖起了一座座的小洋口,甚至不少家庭还因为外出务工而添置了新型的家用电器和小汽车。
可是,如果单凭自家的几亩薄田的话,以目前的农业生产效率以及粮食的市场价格表现来看,亩产收益顶多也就是1000块钱罢了,以这样的收入水平,如果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话,那么人均收入妥妥的位于国家划定的贫困线以下。
所以,对于大多数农村居民而言,要想挣钱更方便,还是外出务工比较合适。但是打心底里,很多农民朋友是并不情愿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