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薯片加工厂土豆堆里迎来不速之客,警方派出拆弹专家

2023-12-30 0:03:03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这话如果放在战场上那就是:不怕炮弹炸就怕不知道啥时候炸。事儿就发生在最近的叙利亚,当时叙利亚军队用火箭炮对一个小镇内的目标进行轰炸。至少有3枚火箭弹“光顾”了一栋倒霉的建筑物。 其中有一发直接砸穿混凝土楼板,还有一枚插在了门口的水泥地上。万幸的是这几枚火箭弹当时并没有爆炸,至于以后啥时候炸可就不一定了。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从好的方面说这枚火箭弹的质量堪称火箭炮界的诺基亚,插到水泥地那么深,弹体外壳还愣是没怎么损坏。这么严重的冲击也没把它引爆,说明火工品(起爆元件)安全性没问题。另外一面也说明,这些火箭炮的引信技术还不太可靠,如果军火界有个315晚会,估计是要向用户谢罪的。引信就是要确保“闪电击中也不会被意外引爆,而它被发射出去之后一定能爆”。目前看来俄罗斯的弹药前半句做的还行,后面半句实在不给力啊。以俄罗斯龙卷风火箭炮为例,作为一种远程面覆盖武器,一个常规火箭炮团(12辆)如果搞一次齐射,就能达到144枚。这一百多枚下去出现几枚未爆弹听着不咋多,但这已经算是非常严重的事故了。当然“被发射出去之后一定能爆”也分为两种情况:打中目标要炸。没打中目标的更要炸,制导类弹药如果丢失目标或者失去控制等异常情况下,就会进行自毁操作。
自毁爆炸是非常必要的,主要是能保证自身技术的保密状态以免被他人掌握,2018年俄军就曾宣布在叙利亚战场上俘获了两枚美制战斧巡航导弹的未爆弹,导致美军战斧露了馅。如果以上两种情况都失效,那么这枚弹药就会变成危险的未爆弹。所谓未爆弹,是指武装冲突或战争中,遗弃或出现故障的各种爆炸性弹药。咱们常说的地雷和哑弹都属于未爆弹,在炮兵部队中,发射出去未爆炸的多为引信故障称为哑弹,发射不出去的,多是底火或发射药故障被称为臭弹。fps 游戏《战地1》中,就有一把名为“哑弹棒”的近战武器,这把武器在攻击定敌人时,还有一定几率自爆炸死玩家自己。所以未爆弹就像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因为你无法预测它到底炸不炸、什么时候炸,因此存在着致命且不稳定的危险。
战争时期,出现未爆弹的情况有很多。未爆弹对于轰炸方而言不仅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对手也可能因此逃过一劫。2007年美国大兵钱宁.莫斯与战友在阿富汗巡逻途中遭火箭弹袭击。莫斯的屁股被一发rpg射中。万幸的是这发rpg是枚未爆弹,否则莫斯和战友估计就凉凉了。如果说莫斯遇到未爆弹算是走大运,那么将未爆弹为己所用的志愿军就是真的大神了。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就曾将美军的哑弹“变危为宝”。根据志愿军老兵赵宝成回忆,当时为了避免敌机轰炸保护我方坦克安全,上级要求每辆坦克修筑掩蔽坑道。由于驻扎在山里开凿必须使用炸药,但物资紧张没有足够的炸药。后来他和战友看到了美军空投的未爆弹有了大胆的想法,冒险将未爆弹的引信拆除,取出其中的固体状炸药,从而解决了炸药不足的问题。实际上为了防止未爆弹造成危险,各国军警部门都有相关的专业处理队伍。比如大多数国家军队中的战斗工兵,以及西方常年活跃在战乱区的eod小组,也就是拆弹部队。
而这类部队的起源,还要追溯到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德国空军大规模使用带有延时引信的航空炸弹攻击英国本土,但一些炸弹在投下后并未直接引爆。为此,英国不得不成立专门的部队去处理这些未爆弹,并且开设了专业爆炸物处理学校,这可以说是现代eod培训的鼻祖了。当然美军也不是没有一点贡献,比如使用狙击枪排除爆炸物就是美军首创的。
战争时期军人可以凭借专业素质化险为夷,但是战后的未爆弹对于平民的威胁就要大得多。前段时间我国香港地区在一家薯片加工厂,发现了一枚混在土豆中的手雷,该手雷是一枚一战时期德军的m1915卵型手雷,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据推测土豆的种植区可能是一战时期法德的战场,在机器采集的过程中被挖掘出来混在了土豆中。好在该手雷被及时发现并被香港eod小组处理,否则极有可能发生爆炸。日本由于二战时期曾挨过“鬼畜李梅”的大轰炸,以至于很多地方至今动个土都能挖出当年未爆弹,这就是日本著名的 “不发弹”。也正因如此,在日本很多地方就有了个极其有意思的规定,想上梁动土吗,必须先探雷排雷,才能够动工。这个程序,已经成为了日本的新风俗,陆上自卫队甚至专门建立了“不发弹处理兵”待遇在自卫队也是数一数二的。
越战期间,美国为了阻断胡志明小道,在老挝投下了200多万吨炸弹造成大量未爆弹。按当时老挝的人口算,平均每人可以分一吨。因此老挝也被称为:炸弹上的国家。为了解决未爆弹问题,老挝甚至还有一支女子拆弹队,根据她们统计,要将老挝的未爆弹基本上清扫完可能需要150年。
对于遭受未爆弹影响的地区而言,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去拥抱未来。咱们点兵777期曾经介绍过,为了边境生产安全,我军扫雷部队在云南老山地区销毁大量的地雷和爆炸物。实际上,我国一直积极帮助其他战乱国家排除未爆弹,在未爆弹危害最严重的黎巴嫩地区,截止到2016年,我国维和部队就帮助当地民众清理未爆弹和各类爆炸物超过一万枚,完成了190万平方米疑似雷区和爆炸物散落去的探查。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排爆手的形象就是穿着厚重的防爆服,在定时器归零的一瞬间,赌一把剪断红线或者蓝线。在游戏中,我们拆除爆炸物也不过是简单地按住e。但现实生活远非如此,如今即便有遥控机器人排爆,依旧有大量的未爆弹必须人工拆除。2017年曾有一部关于拆弹的纪录片获得人们的关注,主人公法基尔是伊拉克摩苏尔的拆弹英雄,十几年来他凭借着自己的双手拆除了,无数的炸弹和地雷,但他本人已经于2014年壮烈牺牲。
对于排爆人员来说,他们的工作需要时刻面对生死;需要在工作前写下遗书;当出现疑似爆炸物品,所有人都撤离远去的时候,只有他们,逆流而上,用智慧与胆量与死神博弈。
微信搜索“诸葛兵”或“dianbing18”,关注公众号,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