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江海21”河蟹苗种培育技术

2023-10-9 22:28:19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江海21”河蟹苗种培育技术
2017年,泰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姚王镇江源公司进行了“江海21”河蟹苗种不同密度对比试验,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现小结如下。
一、放养前准备
1.池塘清整和消毒
上一生产周期结束后立即进行干塘晒塘,清除杂物和淤泥,填补漏洞和裂缝,修整池埂、防逃设施、增氧设备及进排水口等。蟹苗下塘前一个月左右进水至夏季最高水位,用20克/米的漂白粉带水清塘,以杀灭池内野杂鱼、病原菌和敌害生物,为蟹苗创造一个良好的水环境。
2.栽植水生植物
清塘消毒10天后排水栽草,蟹种培育使用水草以水花生为主。水花生具有成活率高、生长繁殖速度快、耐高温的特点,在 50 厘米水位线内4米沿河一圈按株距1米、行距1米的标准栽植4行水花生。经繁殖旺发后可形成一圈4~5米宽的水花生带,起到很好的隐蔽栖息的功能。
3.换水解毒
水草栽好后加注新水50厘米,注水时用长5~6米的60目网袋过滤,以防止外界敌害生物进入,滤水网袋及时清洗,防止堵塞影响进水和过滤效果。然后用解毒剂 — — “解毒360”和有机酸进行解毒(用法、用量按说明书),以防药物残留对生产造成影响。
4.施肥培水
在水草栽种醒稞后立即施用1千克/亩肥霸先锋和0.5千克/亩培藻膏进行施肥养草,然后在放苗前10天左右进行第二次施肥培水,并不定时看水质情况及时补充,保持水体中饵料生物适口充足。
5.药物杀虫
第一次解毒后第二天用20克/(亩·米)的阿维菌素对水体及水草进行杀虫处理,防止寄生虫害发生。
6.二次解毒
在放苗前1天进行第二次水体解毒,消除因肥水时间较长等因素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对蟹苗下塘的不利影响。
二、蟹苗选择与放养
1.蟹苗选购与运输
当气温稳定在20℃左右、池塘水温达到18℃左右时,选购淡化7~8日龄、色泽金黄透亮、规格在14万~16万只/千克的“江海21”河蟹亲本培育出的大眼幼体。5月9日从上海海洋大学苗种基地射阳黄三苗场选购149千克蟹苗,并于当夜用空调车经3小时加冰运输到达塘口,进行缓苗处理后放苗。
2.蟹苗放养
(1)放养密度。2017年采取3种密度对比放养试验,分别为1.5、1.75、2千克/亩,选择面积、条件大致相近的9个塘分成3组进行不同密度的放养。具体放养情况见表1。
表1 “江海21”河蟹苗种培育试验放养情况
(2)放养方法。苗种到达塘口后先洒水 5 分钟,再连箱带苗浸泡 5 分钟后捞出,如此重复3次、10~15分钟后将蟹苗箱放在水边打开箱盖缓慢放苗,放苗时在池塘对角处设置强光进行3分钟诱苗,让蟹苗四散开来,防止堆苗压苗。蟹苗下塘时温差控制在5℃以内。
3.日常管理
(1)水位控制与水质调控。蟹苗刚下塘时,将水深保持在30~40厘米,当蟹苗蜕壳变态为ⅰ期仔蟹后加水5厘米,变态为ⅱ期仔蟹后加水5厘米,以后基本上按5月50厘米、6月60厘米、7-8月高温期80厘米的标准进行水位控制。进水时采用 60 目的网片过滤,以防止敌害生物进入培育池。培育过程中遇大暴雨,适当加深水位,防止水温和水质突变,造成死苗。
水质调控主要是前期肥水和后期控水工作,养殖前期因塘口保水保肥性较差,视水质情况及时施肥,保持水体肥度,防止产生青苔。养殖后期主要通过保持水草70%的覆盖率,达到净水的目的。养殖过程中按照使池水透明度5-6月控制在20~30厘米、后期控制在30~50厘米、ph保持在7.5~8.5的原则调控水质。
(2)饵料投喂。蟹苗下塘后至蜕壳变态为ⅰ期仔蟹期间以池中的浮游生物为饵料,不足时增加投喂41%蛋白质的破碎开口料,根据实际情况每天多次投喂,做到量少次多。
ⅰ-ⅴ期仔蟹期间以投喂41%蛋白质的配合饲料为主,ⅰ-ⅲ期仔蟹期间日投喂量为蟹体总重的20%,ⅲ-ⅴ期仔蟹期间日投喂量为蟹体总重的10%~15%。1个月后调整为8%左右的投饵率,7-8月高温季节投饵率保持在5%~8%,饵料蛋白质下降为36%,9月饲料蛋白质调整为38%,投饵率调整为3%,上午投日投喂量的1/3、傍晚投日投喂量的2/3。饵料投喂遵循“四定”原则,即定时、定量、定质、定位,投喂后两小时内吃完。人工饵料刚开始围塘一周投在水草密集处,6 月开始满塘投喂。
(3)日常巡塘和水草维护。及时检查防逃设施,发现破损及时修复。如有敌害生物(蛙、水老鼠、蛇等)进入池内,及时予以杀灭。
每日巡塘3次,做到“三查、三勤”,清晨查仔蟹吃食情况,勤杀灭敌害生物;午后查仔蟹生长情况(蜕壳次数),勤维修防逃设备;傍晚查水质情况,勤作记录。
池内保持一定数量的漂浮植物,一般占水面的1/2~2/3,如不足适时补充,如过密进行人工疏草作业。
三、蟹种捕捉和产量估算
蟹种捕捉一般采用翻草堆捕捉、冲水地笼法捕捉和干塘捕捉,一般可捕捉95%以上。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收获情况统计
四、小结与讨论
从表2可以分析出,在亩放1.5千克蟹苗情况下,亩均单产为200.21千克,其中大规格蟹种占比为74.65%(单产149.46千克);在亩放1.75千克蟹苗情况下,亩均单产为218.64千克,其中大规格蟹种占比为71.8%(单产157千克);在亩放2千克蟹苗情况下,亩均单产为216.56千克,其中大规格蟹种占比为72.44%(单产156.88千克)。
经比对,亩放1.5千克蟹苗的塘口大规格蟹种占比较其他两种模式有较大差异,高出两个多百分点,但其单产明显比其他两种模式低16千克以上,大规格蟹种单产也较其他两种模式低7千克;亩放1.75千克蟹苗单产最高,大规格蟹种占比与每亩放2千克蟹苗的情况基本相近,大规格蟹种占比虽低,但绝对值最高,而亩放2千克蟹苗的养殖模式虽然单产及大规格蟹种占比与亩放1.75千克蟹苗的养殖模式基本持平,但其单位成本包括苗种、饲料均有增加,因此我们认为亩放1.75千克蟹苗的养殖模式最适合本地区推广。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