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垃圾处理中转站的投诉

2017-12-28 8:47:01发布79次查看
市长您好,我是家住在开福区洪山街道第一垃圾处理中心附近的居民,每天我们这周围的空气充满着恶臭,长沙市的大部分垃圾都在此中转。冬天还好一些,一到夏天我们附近的居民就遭殃了,我们白天都懒得出门,因为垃圾的气味实在是太难闻了,如果开车跟在垃圾车后面简直不敢出气,严重影响到了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附近居民多次找到有关部门投诉都没有实质性效果,都以该垃圾处理中心已通过省市规划回答,未见半点其他处理,本人于上月也在市长信箱投诉等了一个多月也未见任何回复,我想机关的办事效率也太慢了吧。可现在垃圾处理中心的二期也即将开始,我想如果建成后那影响还大一些,附近的居民恐怕只好像三峡居民一样整体移民了,如果现在不及时处理,我想将来处理起来会浪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我们附近的居民强烈要求将垃圾处理中心整体搬迁,还居民一片洁净的空间,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宜居开福。
网民朋友:您好!
您发送来的信访件我局已收悉,并立即知会相关部门,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长沙市第一垃圾中转处理场于2005年4月正式投产,对长沙市生活垃圾的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投产运行六年多以来,严格按照《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和《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进行运行管理,并通过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iso9001,iso14001),压缩转运设备也一直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运行,各项环境监测指标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六年多来,场内软、硬件措施得到不断完善,场内绿化面积达到10356m2,可绿化面积绿化率高达100%。每天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程对场内及进出场道路进行洒水和清洗。按要求每季度对场内空气等相关指标进行环保检测,检测结果均符合相关要求。另外,根据国家住建部(原建设部)发布的《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标准的要求,对于大型一类中转站(日处理量1000吨~3000吨)与相邻建筑物的间隔应超过50米,长沙市第一垃圾中转处理场属于特大型垃圾中转场,相邻建筑与中转站边界已大大超过50米。市第一垃圾中转处理场现有五条垃圾压缩处理生产线,每条线都配置了两套除尘除臭设施,全天候投入运行;场内设置了污水收集系统,每天产生的污水经收集后统一运送到污水厂进行处理。
长沙市第一垃圾中转处理场曾被评为“长沙市花园式单位”和“长沙市市级文明卫生单位”。相比全国同行,该场设备先进、管理到位,是全国垃圾中转处理的一个标杆。中转场的生活垃圾是各区、各社会单位用5吨左右的垃圾车运送至此,有的车辆,特别是有的社会单位车辆污水接漏装置不完善,在行驶过程中有滴漏现象,造成一些气味。对此我局将严格督促各车辆单位加强车辆密闭的改装工作,也督促第一垃圾中转站加大对道路的清污清洗工作,尽最大可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关于您在信中投诉说:“上月也在市长信箱投诉等了一个多月也未见任何回复”,此事完全不存在,我局已于2011年7月15日对您上次投诉的信访件进行了回复。
特此回复!
长沙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
2011年7月29日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