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件
请不要将本人当皮球踢来踢去,请不要将事情推得一干二净!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本人廖力,男,1984年8月出生,于2002年12月1日应征入伍,2004年12月光荣退役。退役以来,至今未安置。
之前本人也几次在之前的“关于本人退役安置的信访件”中提到过本人退役安置所遇到的问题和难处,可是本人却得不到任何的答复,一直被有关部门推来推去,更有甚者,将事情推得一干二净,好像事不关己。
“长沙市住房保障局”(即原“长沙市房屋产权管理局”)和“天心区住房保障局”(即原“长沙市天心区房屋产权管理局”)收到信件以后所给出的答复均是“原单位已经注销,现今的‘住房保障局’是新成立的单位,你所开具的介绍信是开给‘房产局’而并非‘住房保障局’……”。言下之意就是不归他们管了,“房产局”已经没了,你安置的事情已经没戏了!
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可是原“房产局”的职工和领导大多都没变化,原“房产局”的业务与现在的“住房保障局”相差不远。并且原“房产局”的退休职工也已经移交到了现在的“住房保障局”。这已经说明,原“房产局”和现今的“住房保障局”只是名义上发生了变化、名称上发生了变化,而实际上还是原来的一套班子、一套业务,和原“房产局”并无多少区别。
但是,“长沙市住房保障局”和“天心区住房保障局”却借着这个名头将不想处理的“麻烦”推得一干二净。将本人安置的问题束之高阁,不闻不问。即使是原单位的吴建通过信访途径解决了编制问题后,也对本人不理不顾。
最重要的一点是,原“天心区房产局”局长向永高也曾经向本人承诺过,关于本人的安置问题作为原“房产局”的遗留问题移交到现在的“住房保障局”,可如今,这样的承诺变成了一层泡影。
为何在“住房保障局”还是“房产局”的时期,明明能解决本人的安置问题的时候却不去解决,一直以“编制超标”或其他理由拒绝接收本人,一拖就拖好几年,而现如今却以更“完美”的理由理直气壮的拒绝?
答案很清楚,他们就是不想去解决!
原因不言而喻,本人没有上层关系,也没有钱送礼打通人脉,所以他们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于是,本人又回到“民政局”希望民政局可以出面协调,可得到的答复还是那句话:“已经安置,不予办理”!本人也在之前的“关于本人安置问题的信访件”中说明过这一点,本人可以说,至今仍然未被安置,由于未得到任何“生活补助”,迫于生活压力,本人只能依靠着一个“临时工”的微薄工资勉强度日,而“民政局”却一直将这“临时工”的岗位当成是本人的安置,而事实上,本人的档案在“民政局”从未发生过移交,本人也未得到任何的劳动权益,甚至连劳动合同都无法签署,况且“机构改革”以后,本人已经面临下岗。这样的工作又如何能算是一个“安置”?到底“安”字从何而来?
而后,本人又找到“天心区政府”信访,希望政府能够协调解决,但是政府给予本人的回复却是:“此事应到民政局询问相关政策”。
事情又回到了“民政局”,而后“民政局”又让我去与“住房保障局”沟通。
就这样,本人又回到了原点。
得到的回复还是千率一篇,没有任何的意义。
就这样来来去去,一晃就过了几年。本人也多次上访,而至今仍得不到一个明确的答复,得到的却是相关部门推来推去,明哲保身的态度!
这几年,本人一直在“房产局”和现今的“住房保障局”担任司机这一职务,也和各种领导接触过,见过听过他们多少见不得人的事情?他们却做得理直气壮,做得冠冕堂皇;见过听过他们多少行贿受贿的事情?他们却觉得理所当然,心安理得。
“长沙市住房保障局”出过多少违纪问题?上报纸的,没上报纸的,被双规的又有多少人?公务用车超标的又有多少辆?每年的接待费用又有多少万?
那些厚厚的“信封”里面到底装的什么,他们都心知肚明。
每一个“饭局”、每一次“开会”、每一次“检查”到底意味着什么,他们也都心知肚明!
对于老百姓有什么事情需要解决,他们却一定要有关系,有“米米”才会去管;要有门路,有好处才会去做。
以至于本人的问题一直被“高高挂起”,没人过问,也没人理会。本人至今未被安置,也没有得到任何部门根据相关规定所发放的“生活费”,而且根据相关规定,本人也申请不到低保。就连唯一的生活来源——“临时工”的岗位也失去,到时候要本人如何去生活?本人如何生存?
本人感到极度的不平,也感到极度的无奈,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唯一能支配的就是自己的性命,对于有关部门这种推来推去的做法,难道要本人这个“皮球”赌上唯一可以支配的东西用以维权?
本人的安置问题明明有字有据、有法可依、有理可凭,为何相关部门就是不予办理?
夜半三更盼天明,寒冬腊月盼春风。
真心希望领导能理解本人的难处,能为本人解决安置问题。
本人在此跪谢!感激不尽!
信访人:廖力
2012年7月7日
你好!来信收悉,答复如下:
我们已经与你电话联系,你的事情需要弄清以前的天心区房屋产权管理局现在是哪个单位,是否是天心区住房保障局,要把情况弄清。弄清后找现在的主管单位解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