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偶见寒山闻钟上有贴论我区未来发展中心,我也一时思绪涌起,说几句我在高新区10几年的一些看法。
前贴中建议以大阳山为中心开发高新区,我认为不妥,
以下是不妥的原因
1,工厂。阳东都是工厂,拆迁一个或者一片工厂都不行,除非把太湖大道高架往北,建林路往西,兴贤路往南,阳山以东的工厂都拆迁,不然都有建成居民区与工厂离得近,造成投诉。显然拆迁这么多不现实。还有,即使拆了上面这么多工厂,建林路东还是有很多工厂,很多工厂.....难道都拆迁了吗?
2,交通。这一片没有地铁,没有电车,公交少,再建设这些交通配套,难道不要钱吗?
3,离岛式开发风险。离市区太远,这种离岛式开发风险很高,比如科技城开发了这么多年,居民入住率还是不高,我推荐还是母子城式的开发。就像园区湖西自然过渡到湖东,新区中心还没弄连千,你就开发远郊,结果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
4,如果在阳山西边开发,那么就是与现在新区开发科技城同步,不需要楼主再操心了。
5,还有阳山西边有绕城,随着g15w苏州市区段不让货车通行,现在货车都是从绕城走,夜里噪音大的不得了,各位可以搜搜本论坛科技城业主的投诉记录。有人说绕城也不让货车走,那么对不起了,苏州绕城高速从建成到目前都是严重亏本运营,以前清明节那几天来苏州扫墓的车还能有些车收过路费,现在清明节高速免费,绕城高速亏损+++,最近g15w上的货车从绕城走,才能稍微回点本...
其次,我推荐的开发区域:狮山+枫桥+横塘三个新区中心街道,重新整合开发,这三个街道开发早,老项目显得 破破烂烂,这也是为何园区人说我们新区市乡下的原因。
1,一核:以狮山+何山为核心,从地理位置上,狮山+何山与金鸡湖正好是以市区为中轴对称,,狮山+何山风景秀丽,再加上新区公、孙武公园,狮山何山连成一片。最难能可贵之处是新区核心这么宝贵的地方有这么好的自然资源,一定要好好利用、宣传。
2,把狮山街道与枫桥街道老旧小区重新整合,30年以上房龄的拆迁回迁,建设高层或者超高层,让核心区域焕然一新。比如新区的新升新苑、新狮新苑、狮山新苑、枫津新村、富康小区等老旧楼板房小区。
3,新区核心工厂搬迁到科技城,比如滨河路邓蔚路的科德宝公司、长江路华山路的利诚纺织公司,何山路珠江路的西门子等,工厂原址开发新住宅或者商业中心。
4,在核心再开发两条核心名片路段,就像狮山路一样的名片。目前我推荐的路段是。竹园路+何山路。原因有,1,分别有索山大桥和何山大桥通往市区,交通非常ok;然后呢从市区开车往新区来,映入眼帘都是高大上,那感觉...2,现在竹园路何山路两旁条件都还不错,路基较好,适合拓展,整合。
5,强大的吸引力,新区核心区搞好了,对会对周边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吸引消费、旅游、居住等等。负面典型是吴中区相城区,这两个区没有一个核心,吴中东吴塔那还没有木渎繁华,现在又弄了尹山湖片区,导致人一提到吴中区就说大农村,相城貌似没有一个名片,活力岛那么好的地方不好好开发,弄了高铁新城,结果是相城的吸引力倒数第一吧?
衷心的希望高新区越来越好,以狮山枫桥片区为核心,重新整合开发,以浒通片区+科技城为2片,打造高新区副中心。
高新区便民服务员
感谢您对高新区规划的关注与支持。感谢您提出的建议和意见。目前高新区属于滚动开发、组团发展的模式,产业用地正在不断提档升级,“退二进三”工作正在推进中。高新区现已形成了以阳山为绿心,以狮山中心片区、湖滨片区、浒通片区为支撑的 “一心三片”发展格局,尽力做到组团发展、职居平衡。大阳山近年来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和宕口生态恢复、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新区城市绿心;中心区以城市更新为主,打造现代化都市形象;科技城片区以创新产业为主; 浒通片以智能制造业为主,基本形成了一心三片差异化定位的发展模式和目标。【高新区规划分局】
2017-9-15 13: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