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江苏理工学院大一学生打工助学
“现代快报”7月18日刊登《大一女生打工资助贫寒学生》报道。江苏理工学院读大一的小言打来电话,说要资助准大学生。小言说,她捐助的钱全是自己打工挣的,“只要有能力,我就会帮助别人。”小言虽然只比这些贫困学子大一岁,但她说自己从去年高考完就开始打工挣钱。“我是美术生,去年一毕业就去我美术老师那里帮忙代课,今年暑假一个培训机构找到我,让我去教课,一个暑假能挣到四五千元。”除此之外,平常学习之余她也会挤出时间去打零工,这一年不仅挣下自己的生活费,甚至还有不少结余,于是想到了帮助别人,准备每年2400元资助贫困生。赞小言助学。“现代快报”已表彰多位老人助学,现在表彰年轻人助学。然而,有人认为现代"武训"越多,政府的责任感会减弱,减轻。对此,笔者不认同。中科大的“隐形助学”“精确助学”就是明证。中国科技大学通过监测每个学生的一卡通在食堂的消费情况,进行精确资助。如果每个月消费低于200元,就会自动给你打生活费360元。据说,很多高校都已学习。高赞中科大的“隐形助学”。然而,笔者觉得助学富人缺位。“快报”表彰的多位老人助学,很多经济并不过宽余。这次表彰的小言是尽自己的余力在助学。笔者认为富人们应少购一件奢侈品,少吃一顿丰盛餐,少一次豪华游,资助贫困学生。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战略任务,政府应充分重视教育的发展。这是政府的职责,同时这也是社会的责任。“姑苏晚报”2016年4月刊登了《范仲淹“裸捐”出全部积蓄》文。文章说,范仲淹拿出12000贯钱(相当于人民币750万)全部积蓄购进1000亩田,建立范氏义庄,保障了范氏族人的生活且延及苏州的穷人。同时义庄还出銭资助子弟赴考和教学。这也惠及异姓贫穷学子。江南水涝灾害时,范氏义庄搭起大片茅草屋,供灾民临时居住并支起大锅开仓烧粥。春耕时,还会支给每个人一笔路费和种子,好让他们回乡继续耕种。当官的范氏后人,也捐田捐銭回报义庄。淸宣统年间,范氏义庒的义田发展到5300亩,为历史最甚。这是苏州史上典型的大慈善事业。希望富人们能学习苏州范仲淹助贫、助学,同时也应肯定“现代武训们”的高尚品格。人人都献一份爱,中国将更美丽。
苏州生
2017-7-20 17: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