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中国早日成为制造业强国 中国制造业在漫长的二千多年,长期处于徘徊不前的历史事实,至今还是中国还未成为制造强国的重要原因。中国工匠在春秋期,因墨家的力撑仍有一定的地位。秦汉后,特别至南宋,儒家一统天下。社会精英集于儒家,其吸引力在于“学而优则仕”。这是社会精英跻身权利集团享荣华富贵的唯一途径。而致力于工匠的绝大多是文盲和半文盲。因此,很少有《齐民要术》和《天工开物》类的著作。中国长期处于农耕社会,儒家确有稳定社会秩序的历史作用。宋名相赵普讲:“半部论语治天下”。北宋时中国gdp世界第一,但世界在发展,欧洲蒸汽机开始了“工业化”。继而,现代力学、物理学和化学持续发展,世界工业化后生产力大幅增长,中国持续落后于世界了,国力相对大幅低于世界,制造业更是如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经历史和实践证实的真理。中国1949年,后虽然工匠的地位大幅上升,然而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仍未有足够的认识,因此,中国的制造业仍未得到大发展。改革开放后,小平同志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重文轻工的倾向仍未大纠正,如坐在办公室内的文人各项待遇都要高于生产第一线的工匠技师和工程师。笔者认为,中国要发展为制造业强国,必须纠正“重文轻工”的误区,应“文工并重”,为此中国必须逐步缩小“工”“文”人员的各项待遇,尤其是经济待遇。期盼中国早日发展为制造业强国。中国将更富强。人民更幸福。 苏州生
2017-1-29 16: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