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胥江中学有了教育“新举措“,要按上学期期末成绩和最近的期中成绩,对初二班级学生进行分层分班教学;
按简单理解,就是成绩好的学生一个班教学,成绩差的学生一起教学,据说学生原班籍不变,分层教学时实行“走班”,估计也是担心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
以上是对所听的一个陈述,先不去评论这个举措的发起目的,以及这个举措实行后的优劣;
现在就请有关部门看一下,如果有这个举措,是不是合理合法? 谢谢!
市教育局便民服务员
尊敬的网友,您好!根据您反映的情况,我局向学校了解情况,具体如下:学校本着教好每一位学生宗旨,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乐学、好学、善学,这也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学校考虑到初二年级,由于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多以及难度的加深,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变得参差不齐,如何让教学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如何因势利导,让处于各个学习状态中的学生都能得到更适切的教学?学校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通过走班上课,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而不是重新分班,原来的班级不变,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及综合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现状,选择一两门科目进行走班上课,并没有打破原有班级的所有管理。旨在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放大他们的闪光点,以最大程度地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学校希望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痛苦,而变得更加快乐、有趣、富有挑战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更好地形成和发展,学校注重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努力培养适合现代教育的人才。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中也主张“不同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既要考虑到个别差异,但又能促进个体最充分的发展。在恰当的条件下,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成为优等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因材施教一直为多数人所推崇。今天的答复是与您一起探讨一下分层走班教学,希望您满意。倘若还有疑问,欢迎致电咨询,电话号码:68365803。感谢您对胥江实验中学教学的关注。
这不是挺合理的,因材施教,顺便鞭策成绩差的,下学期考的好不就能到好班级去了。
书呆子和书呆子呆在一起可以更加有益!荒唐的教育!
那成绩差的是书呆子!
自己家差生成绩不好,非要去拖累好学生一起听弱智课,是不是对好学生的利益侵犯。不去矫正自家孩子的路子,却想着堵别人孩子的路。好垃圾。
差的学生应该劝退。
差的学生要多从自身找原因,优秀的学生为什么不能培养其学习更多的知识,差生优生一起,做作业,学习优生都要等着差生完成,老师才能进行下一步,差生就心安理得么,先从自身找原因,把学习搞上去。
2017-12-7 08: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