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中秋节还有两天的时间,理论上现在屠企备货基本完成,后续生猪价格走势将完全看消费者的消费力度了,若是消费力度比较理想生猪价格可以继续保持上涨之势,而若是消费不理想,屠企备货后生猪价格可能迎来9月份的第二轮下跌。9月11日消费支撑,生猪价格稳定上涨,上涨地区包括华东5省、华中2省、华南3省、华北2省、东北1省和西南2省,下跌地区只有东北1省,剩下省份保持稳定,整体以上涨为主,部分地区供需比较平衡生猪价格维持稳定。
近期部分省份为了迎接中秋节的消费高峰,缓解猪肉供应压力纷纷开仓放肉,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投放储备冻肉,叠加生猪价格高涨导致的消费不利,生猪价格一度进入下行通道,好在经过一周调整后重新上涨,但是整体涨幅相比8月仍有比较大的差距,而且稳定地区偏多。考虑到目前市场上整体生猪的出栏情况,从生猪价格目前的走势可以推测生猪的消费并不理想,即使有中秋利好的刺激。这一点从菜市场、肉店、超市猪肉摊位前屈指可数的人就可以看出来,但愿中秋来临后能真正带动一波消费,也不枉“金九银十”这个称呼!
欢迎大家点击下方的“加入圈子”,了解每日最新猪价动态、国内一线科研成果、一线专家发表言论!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中秋后猪价有可能下滑?1、居民消费发生倾斜。虽然目前生猪价格依然是涨多跌少,但是从目前市场上肉制品的销量可以看出来,更多居民选择相对便宜的鸡肉,或者更为健康的牛羊肉而放弃猪肉,消费对生猪价格的支撑有限。2、冻肉冲击市场。最近一段时间,进口肉和储备肉将不断冲击猪肉市场,生猪价格会迎来新一轮挑战。3、节假日刺激有限。中秋到国庆之间还有半个月的时间,这半个月的消费没有节假日的刺激恐进一步下降。所以有专家从以上3点分析认为中秋后猪价下跌还是有可能的。
非瘟疫苗研发已完成6步,即将进入第7步近日非瘟疫苗研发又有新进展,中国农科院发表言论称一株双基因缺失弱毒活疫苗已经完成了实验室评估与有效实验,突破了规模化生产技术瓶颈,并已向农业农村部提出生物安全评价申请,下一步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疫苗从研发到上市共需要完成10步工作,包括毒株的筛选、毒株的减毒、毒株载体细胞的适应及稳定传代、建立动物模型、安全有效评估、产品中试、临床试验、新兽药注册、疫苗生产和疫苗应用,经过我国科研工作者的努力,目前非洲猪瘟疫苗产品中试已经完成,下一步就要进入临床试验,若是临床试验可以取得良好效果,那么距离非洲猪瘟疫苗上市就真的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