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是一系列在空气,水,盐的水溶液,酸以及其他腐蚀介质中具有高度化学稳定性的钢种,不锈钢不仅是广泛使用的耐腐蚀材料,而且具备较好的耐热性(包括抗氧化性及高温强度),因而也是一类重要的耐热材料稳定的奥氏体不锈钢,在液态空气低温下,仍能保持很高的冲击韧性,因而又是很好的低温结构材料,这类不锈钢不具备铁磁性,因而也是无磁材料,高碳的马氏体不锈钢不仅耐蚀,也有很好的耐磨性,因而不锈钢又是一类耐磨材料,不锈钢具有光亮,美丽诱人的外观,并有多种牌照的表面加工,因而也是高档的装饰材料,不锈钢具有高的吸收冲撞能力及热强度,因而又是防震防火防辐射材料,不锈钢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刚度,可减轻重量,易于焊接及加工,并有着各种断面的型材,因而不锈钢又是安全可靠的结构材料,不锈钢不需要维修或减少维修,更无需更换,寿命周期成本低,因而不锈钢也是成本效益 且使用寿命长的材料,不锈钢可100%的回收,是提倡的绿色环保型材料。
钼对性能的影响
钼对奥氏体不锈钢的氧化作用不显著,因此当铬镍奥氏体不锈钢保持单一的奥氏体组织且无金属间析出时,钼的加入对其室温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但是,随着钼含量的增加,钢的高温强度提高,比如持久,蠕变等性能均获较大改善,因此含钼不锈钢也常在高温下应用,然而,钼的加入使钢的高温变形抗力增大,加之钢中常常存在少量δ铁素体因而含钼不锈钢的热衷加工性比不含钼钢为差,而且钼含量越高,热加工性能越坏,另外,含钼奥氏体不锈钢中容易发生κ(σ)相沉淀,这将显著恶化钢的塑性和韧性,因此在含钼奥氏体不锈钢的生产,设备制造和应用过程中,要注意防止钢中金属间相的形成,虽然钼作用为合金元素对奥氏体不锈钢耐还原性介质,面点腐蚀及缝隙腐蚀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大量实验已指出,钼的耐蚀作用仅相当钢中含有较高量的铬时才有效,钼主要是强化钢中铬的耐蚀作用,与此同时,钼形成酸盐后的缓蚀作用也已为实验所证实,在耐高浓氯化物溶液的应力腐蚀方面,虽然钼作为合金元素对奥氏体不锈钢耐还原性介质,耐点腐蚀及缝隙腐蚀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大量实验已指出,钼的作用仅当钢中含有较高量的铬时才有效,钼主要是强化钢中铬的耐蚀作用,与此同时,钼形成钼酸盐后的缓冲作用也已为实验所证实,在耐高浓氯化物沉沦的应力腐蚀方面,虽然一此实验指同。3#以下的钼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耐应力腐蚀性能有害,但是由于常见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多在含有微量氯化物及饱和氧的水介质中使用,其应力腐蚀又以点腐蚀为起源,因此含钼的铬镍钼奥氏体不锈钢由于耐点腐蚀性能较高,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常常比不含钼钢具有更好的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
不锈钢工字钢参考公式:不锈钢工字钢重量(kg)=(截面高度(mm)*截面腰厚度(mm)+(截面腿宽度(mm)-截面腰厚度(mm))*截面平均腿厚度(mm)*2)*长(m)*密度ρ(g/cm3)/1000;[1]依据工字钢 标准gb/t706-2008,工字钢实际重量计算公式较为复杂。因gb/t706-2008中注明工字钢截面中的边端内圆弧半径(r1)与内圆弧半径(r)不作为交货条件,结合生产流通中的工字钢实际交货状态,给出此参考公式;[2]根据gb/t706-2008中给出的工字钢截面面积计算公式:s=h*d+2*t*(b-d)+0.615(r2-r12),精确的不锈钢工字钢理论重量(kg)=截面面积s(mm2)*长(m)*密度ρ(g/cm3)/1000。
不锈钢l型钢参考公式:不锈钢l型钢重量(kg)=(长边宽度(mm)*长边厚度(mm)+(短边宽度(mm)-长边厚度(mm))*短边厚度(mm))*长(m)*密度ρ(g/cm3)/1000;[1]依据l型钢 标准gb/t706-2008,l型钢实际重量计算公式较为复杂。虽然gb/t706-2008中未注明l型钢截面中的边端内圆弧半径(r1)与内圆弧半径(r)不作为交货条件,但结合生产流通中的l型钢实际交货状态,给出此参考公式;[2]根据gb/t706-2008中给出的l型钢截面面积计算公式:s=b*d+d*(b-d)+0.215*(r2-r12),精确的不锈钢l型钢理论重量(kg)=截面面积s(mm2)*长(m)*密度ρ(g/cm3)/1000。
国际不锈钢标示方法不锈钢的三大类 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是在1912年左右由英国.
美国,德国,等 近乎同事研发成功,1912-1913年英国人布莱利开发了含12-13铬的马氏体不锈钢,1911-
1914年美国人丹琪则和怀特西开发了含14-16铬的铁素体不锈钢,1912-1914年德国的马勒和斯特劳斯开发
了 碳小于1铬15-40的奥氏体不锈钢,1929年德国的克虏伯公司的斯特劳斯去得了低碳18-8奥氏体不锈钢的
权,与此同时他们为了提高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有分别加入钼铜等元素,为了解决18-8钢的敏化态晶简腐蚀
通 过实验加入了钛等元素,此外克虏伯在20世纪40-50年代又开发了节镍的不锈钢,耐晶简腐蚀的奥氏体不
锈 钢,60年代又开发了超纯铁素体不锈钢,是不锈钢品种和性能进一步扩大和提高,除以上三大类外,不锈钢的另 外两大类,即双相不锈钢,和沉淀硬化性不锈钢是在20世纪30年代开发成功.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开发出
代双相不锈钢70-80年代有开发第二代和第三代双相不锈钢,沉淀硬化不锈钢是1946年首先由美国的史密斯
开发成功的,当时他研发成功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随后既具有高强度又可进行冷加工成型的半奥氏体沉淀 硬化不锈钢等也相继开发成功,至此不锈钢家族中的五大类主要钢类.马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双相钢,和 沉淀硬化不锈钢就基本齐全了.
信阳昌盛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qq: 157866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