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广汽官网
2019年,中国车市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低迷表现,在业内一片哀嚎中,日系车型迎来爆发,一路逆势大增。但坐拥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两大日系奶牛的广汽集团,却交出了一份不太美好的答卷。
8月30日晚间,广汽集团2019年半年度报告正式发布。据报告显示,广汽集团上半年营业总收入约为283.5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23.79%;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约为49.1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28.85%;基本每股收益约为0.48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29.41%。
净利下滑3成,广汽疯狂投入研发
一个颇为耐人寻味的数据是,尽管广汽集团净利下滑严重,但其整车销量表现并不差。
数据显示,广汽集团上半年汽车销量为99.9%万辆,下滑仅1.69%,远低于全国车市12.4% 的下滑比例。其中,支柱合资品牌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销量分别为39.45万辆和31.12万辆,同比增长16.41%和21.86%,羡煞一众车企,且不论是全新第八代凯美瑞还是第十代雅阁等车型都在车市寒冬中逆势大增。
对此,广汽集团表示,业绩变动的主要是因为2019年上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汽车行业产销持续负增长,集团自主品牌车型产品产销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上半年产销量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6.66%和30.30%。
显然,自主品牌的溃败成了广汽营收低潮的主因,历来“顺风稳、逆风涨”的日系合资品牌哪怕表现亮眼,也没能挽回整体的颓势。
值得一提的是,身处营收低谷,广汽并没有如其他车企一样收紧裤腰带过苦日子,而是加大研发投入。数据显示广汽上半年研发投入21.2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4%,主要是继续加强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建设,同步推进常规动力车型、新能源车型开发项目及核心部件开发。整个上半年,广汽新增专利申请858件(发明专利占比35.6%),知识产权规模不断扩大。
此外,今年以来,广汽传祺的研发成果逐渐浮出水面,不仅先后发布了技术指标领先全球的新能源轿车aion s还推出了具备全套l2自动驾驶功能的换代ga6。此外,2019年年初,广汽底特律研发中心正式揭牌运营,在北美形成了硅谷、洛杉矶、底特律三大研发中心的格局,全球研发体系能力再度迈上新台阶。
图片来源:广汽官网
而与加大研发投入相契合的是,今年上半年,广汽集团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流出约32.9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现金净流出约11.10亿元增加净流出约21.84亿元。
加大研发投入、加大投资力度,广汽的野心昭然若揭,在行业身处低谷、同行一篇哀嚎时,不惜一切代价弯道超车。颇有当年三星电子趁着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从2.25美刀狂跌至0.31美刀之际,疯狂投入耗死对手,最终屹立dram行业之巅的铁血。
当然,是先耗死自己还是先弯道超车还要看自身的研发产品,是否满足消费者愈发挑剔的审美。至少目前来看,广汽传祺并不乐观,今年7月广汽乘用车销量仅为2.7万辆,同比下降35.06%。
车型迎来换代,广汽“四化”快人一步
尽管广汽传祺2019年以来的成绩颇为糟糕,但在智能化、电动化、共享化、国际化的汽车变革跑道中并不落后。
以广汽传祺旗下当前关注度最高的aion s为例,510公里的超长续航表现领先行业。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aion s自上市以来销量就一路高升,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7月,行业销量普遍下滑,aion s依旧逆势增长至3406辆。
而在智能化的跑道上,aion s以及7月开启预售的燃油车传祺ga6都具备l2级别自动驾驶功能,传祺ga6的问世,也一度被业内人士认作是智能汽车平民化的开端。
此时再回过头来看新造车势力,其实有些尴尬,当传统车企的智能化技术付出水面时,新造车势力一直引以为豪的智能标签开始摇摇欲坠。而在今年8月28日,传祺aion lx已经正式上市,除了续航突破650km外,全球首款量产l3级自动驾驶纯电suv,更是让一众新造车势力汗颜。
图片来源:广汽官网
除了在智能电动的跑道上快人一步,广汽集团还于6月正式发布移动出行平台——如祺出行,并率先在广州推出市场试运营,完善了出行服务的拼图;在国际化方面,2019年年初,广汽底特律研发中心正式揭牌运营;4月,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俄罗斯公司正式挂牌,已布局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
从时代变革的维度上看,今年以来看似节节败退广汽传祺,也可以说是全面升级的蜕皮期。恰如今年北汽新能源的上半年,颓丧整整五个月后,凭借新车型eu系列的畅销,一举回到领头羊地位。
汽车分析师陈尧也向时代财经表示了类似观点,尽管广汽集团业绩下滑严重,但其主力合资品牌广本、广丰依然保持着极强的市场竞争力,自主品牌传祺在更新车型后也有质的提升,看好广汽集团中长期的表现。
同时,对于广汽今年下半年的市场预期,广汽集团公关部负责人陈艳梅向时代财经表示,下半年经济向好会带动汽车板块,同时近期已经出了不少刺激消费的政策,下半年会有所回暖。
编者按
今年以来,随着整体车市低迷,多个车企销量受重挫导致利润大幅下降。市场进入存量之争,此消彼长之下,个别品牌已走到车市边缘,头部企业也难言轻松,在新四化的冲击下,车企无一例外都在积极探索下一下产业的风口。财报棱镜系列报道将透过上市车企半年报,从零部件企业到整车企业,从纵向到横向,全面立体透视汽车行业的最新生态以及产业动向。
系列报道:
吉利半年报:告别野蛮生长,净利四年来首次下滑
比亚迪半年报:跻身《财富》前三背后的真相
力帆半年报:净利暴跌859.98% 高层大换血
海马半年报:三连亏品牌边缘化 景柱回天乏术
华晨半年报:纯利减少至35.5亿元 华晨宝马增销不增利
长城半年报:净利遭腰斩,零部件业务逆涨
江淮半年报:净利下滑23.46% 合资项目发展迟滞
北汽半年报:增收不增利 北京奔驰贡献近九成营收
众泰半年报:加大研发投入,昔日网红能否复出?
上汽10年来首现负增长,净利下滑近3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