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银行圈里的“带头大哥”,工、农、中、建、交、邮储这六大国有银行的赚钱能力,令人叹为观止。8月30日,六大行半年报已全部出炉。在盈利方面,六大行上半年盈利保持稳定增长。
六大行日赚35亿元从营收和净利润来看,六大行上半年依然表现抢眼。整体来看,六大行上半年合计狂赚6377.9亿元,接近半个茅台公司的市值,日赚35亿元、每秒吸金4万元。
其中,中国工商银行实现总营收4429.15亿元,同比增长14.3%,归母净利润1679.31亿元。上半年,工行的营收、净利润均居于六大行之首,日赚9.2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7%。而建设银行则仅次于工行,实现营业收入3614.71亿元,同比增长 6.08%,归母净利润 1541.9亿元。
农行实现营业收入3244.67亿元,同比增长5.36%,归母净利润1214.45亿元,排名第三;中行实现营业收入2767亿元,同比增长10.02%,归母净利润1140.48亿元,排名第四;交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181.8亿元,同比增长16.02%,归母净利润427.49亿元,排名第五;邮储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417.04亿元,同比增长7.02%,归母净利润374.22亿元,排名第六。
交通银行遭邮储银行逆袭
净利润增速方面,体量较小的邮储银行以14.98%的同比净利润增速摘得第一;建行以 5.59%的净利润增速位于次席;“宇宙大行”工行同比净利润增速为5%,排名第三;农行净利润同比增长4.88%,排名第四;交行净利润同比增长4.85%,排名第五;中行净利润同比增长4.55%,垫底六大行。
资产规模方面,工行以29.99万亿元的总资产再次雄踞榜首,建行、农行、中行分别以24.38万亿元、23.98万亿元、22.27万亿元居于二、三、四位。较为出乎意料的是,交行遭到邮储银行逆袭,资产规模为9.89亿元,排名六大行倒数第一,且是六家中唯一一家低于10万亿元的大行;而邮储银行则首次突破十万亿资产大关,凭借10.07万亿元的资产规模成为第五大银行。
不良贷款率均下降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6月末,六大行的不良贷款率较去年底均有所下降,且全部低于1.5%。其中,邮储银行再次以0.82%的不良贷款率居于最低水平,其余中行、建行、农行、交行、工行的不良率由低到高依次为1.40%、1.43%、1.43%、1.47%、1.48%。
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率连续10个季度下降,目前为1.48%,但在报告期内居于六大行首位。
lpr新机制有何影响?
今年8月20日,形成机制改革后的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首次公布,1年期为4.25%,利率市场化改革更进一步。谈及lpr给净息差带来的影响,各银行均表示目前看影响不大。
工商银行行长谷澍表示,银行确实看到净息差面临一定的压力,新的lpr报价机制实施对工商银行的净息差也会有影响,但影响是有限的。另外,使用lpr定价的部分主要是个人住房贷款和一些其它的个人贷款,个人住房贷款这部分应用lpr以后利率水平会基本稳定。
中国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许一鸣表示,建设银行“比较认真严肃”地在执行上述要求,现在新增贷款lpr定价比例已达到56%。影响肯定有,但因为点差非常小,所以影响不算太大。
责编:唐 婧
编审:刘志军
素材来源:新浪财经、中新经纬、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财联社
图片来源:ic 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