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观沈文军吴中书场《果报录》

2024-7-10 3:26:43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观沈文军吴中书场《果报录》
吴中书场五月下,浙江团沈文军弹唱《果报录》。沈先生弹唱和说表都佳,颇为听众欢迎。老听客说,《果报录》已听过多篇,但沈先生演出仍有吸引力,很入味。
沈先生在评校学习时,苦练基本功。16日“小落回”后,三弦独奏《梅花三弄》一曲,得满场热烈掌声。“小落回”后,弹奏高水平的女演员,如杨薇敏,如陈碧红每次都弹奏一曲民乐,颇受听众欢迎。男演员独奏民乐,笔者是首次见到,或许评弹皇帝严雪亭三弦是弹奏过的。笔者认为,沈文军独奏《梅花三弄》显示了水平,也显示了高度敬业,点赞。
沈先生师从多位名师,采各家之长,尤善唱蒋调,已有王伯荫先生八九分真传。16日唱了一曲薛调,韵味很浓。沈文军先生师从朱良欣,后又师从蒋派名家王伯荫,得王老先生八九成真传,后又师从钱正祥和现代派评话大师杨子江,已有各派的部分精华。“果报录”和“大闹九江府”是名师钱正祥所传。这是“倭袍”三部曲中的二部,尤其是“果报录”沈先生长演出,多次充实丰富,已是传统书中的精品之一,值得多听听。沈先生十分敬业,他在书台上不但是认认真真演出,而且是动脑筋演出,所以对听众来讲尽管是听老书,却犹似在听新书。真正做到了极难做到的“常演常新”。从逻辑上分析,只有“常演常新”才能最终带来人们期盼的不脱离评弹艺术特色的创新。很多人都在讲评弹要创新,如何创新呢?除了创新书目外还有一条路是以十分敬业的精神“常演常新”,让经典之作真正成为创新之源。沈先生还把古代的民俗、民风、习俗恰如其分地和现代的民俗、民风、习俗作了鲜明的对照。评析其正确与错误,这是从历史进步的角度向听众传递正能量。赞沈先生的演出。
沈先生热爱评弹,在乌镇经营一书场,但自己仍坚持在苏州、上海等地演出长篇。反观有的一级演员,“功成名就”,很少进传统书场演出长篇。赞沈文军先生高度敬业。苏州生
2017-5-17 18:59:39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