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中牟童年记忆:溜红薯 | 娄继周

2024-7-7 15:08:00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溜红薯
作者:娄继周
从农村集体时代过来的孩子,大概都溜过红薯吧。溜红薯,就是生产队在红薯出罢拉完之后,放哄,让社员溜拾地里没有出干拾净的遗留红薯。开始是在地上捡,最后用抓钩等工具在土里刨。有的红薯根扎的很深很深,要顺着根毛刨很深很远的土,才能刨到红薯。可有的是空毛,刨到底儿了,却啥也没有,白忙活,挺让人扫兴的。
那一年秋天的一个下午,记不得上几年级了,只记得我十岁多的样子。村东地的红薯收了,还没有等队里拉完,来溜的大人小孩就已经在地头边儿等候着。一看拉红薯的车子装好出了地,四周等候的人像发疯一样的冲进地里,捡拾完,接着就是拿起大小抓钩开始在地里溜。年老年小的,用小抓钩年轻力壮的用大抓钩。我身小力薄,蹲下来自东向西刨,邻居张群比我大三岁,从西向东,用大抓钩刨,两人向相而行,不一会就刨到了一块。记得我刨到了一个红薯,用手去扒。就在出手的瞬间,张群举起的大抓钩正好落在我的左手上,一个钩齿穿透了我的虎口。随着啊的一声,张群被吓呆了,愣住几秒后,他赶紧用力一手掰着我的左手,一手用力往上拽抓钩齿。他拽了几下,拽不出来,哇的一声,哭了起来。附近的人见状,连忙帮助把抓钩拽了出来,我的手鲜血直流。不知谁喊了声,赶紧捂住,去卫生所。我捂着伤口,也顾不得抓钩和篮子,很快跟人来到村卫生所包扎。是谁领我去的,已记不得了。张群则早已吓得跑回家告诉大人了。整个过程也不知有多长时间,好像我忘了疼痛,也没有哭。因为大人们夸我皮实。皮实就是波皮,不怕疼的意思。
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张群的父亲带着他来我家,给我和家长赔礼道歉。我父母都很和气,说孩子又不是故意的。记得双方心平气和,都没说难听话。第二天中午,张群的父亲又端着酥好的鸡肉来我家,说是给我补充营养。原来他为了我的伤,专门杀了他家养的一只鸡。我一连吃了几顿,直到把肉吃完。也不知我的伤口啥时候就好了。
在我的记忆里,吃鸡肉最香最过瘾的,就是这一次。我后来,甚至有时想,要是我还能够叫谁把手弄伤,该多好啊。
因为张群比我大几岁,小时候不常在一起玩,长大也很少来往。只知道他比我参加工作早,也在县城里。平时回村碰上,也只是打个招呼。前几年,县里有个网络平台“中牟在线”,我有一段迷恋上网,在上面发表诗文,与网友交流,竟发现网友“崇尚真诚”就是多年不见的张群!他也知道了我是“居有竹”,除了互相交流鼓励,他还在网上宣扬我,彼此之间又一下子拉近了距离。
后来,因为参加体育活动等,偶尔又碰到一起。一块说话时,我就給妻子介绍说,这就是我常说的小时候给我手刀伤的邻居张群。我们彼此就笑。他也主动说起这事儿,说当时可把他吓坏啦。我们一起回忆这事,仿佛说起一段美好的记忆,自自然然,没有怨恨,没有尴尬,有的只是温和与亲密。也说网上写诗与交流。虽然他因神经性耳聋完全丧失了听力,就靠观察和手势,也能很好的交流。我以前也曾听到他患耳疾,竟不知他听力如此不好,就有同病相怜之感。因为住在一道街,相距不远,偶尔在他门口碰上,他就邀我去他家吃饭,特意提出放的好酒。他老父亲九十多岁了,随他一起生活,耳不聋,眼不花,见到我一眼就认出我是谁。说起四十年前事,他也提那次溜红薯,他儿子张群刀伤了我的手,他把养的鸡给杀了。老人清晰平和的叙述,让我感知他善良的天性和饱经沧桑后的平淡。
酒席上,我们无话不谈,但谈的最多的还是那次溜红薯,仿佛这件事儿,成了我们美好的回忆,和几十年后交好的媒介和引子。
只是,那时,我才知道,张群在单位和社会上,早已不叫张群了。他改了大号,叫李鸣。
作者简介
娄继周,河南中牟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法院系统作家协会副主席。在各级报刊发表散文、诗歌、杂文、随笔、历史名人传记600余篇,近200万字。出版散文集《无花果》、《风华风骚风流》、《文心雕虫》、《慕东堂随笔》,出版诗集《中牟古诗选》,出版历史人物专著《神笔张林宗》并获郑州市第十五届“五个一工程”文学奖等。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信息来自:豫苑文风 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