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湖南省长沙县黄花镇岐山安置区村民。现因黄花国际机场配套设施工程改造。村民面临被强制拆迁,对于拆迁指挥部的补偿方案强列不满。
1. 目前拆迁指挥部仍按照2008年政令给予房屋胚价为600元/平方米,综合价格不足2000元/平方米补偿.而且没有安置地,要我们购买限价房,限价房价格为2800-3000元/平方米.建议能对居民户作出符合实际的补偿.
2. 而安置区距黄花国际机场候机大厅不到500m,地理位置优越,人口流动量大。在县内属前列。房屋一楼为旺铺,村民靠租甸金,生活无忧安稳.但拆迁后拆迁指挥部不考虑村民的生活、生产、就业、教育等问题,只提供社保.生活水平将严重下降,就业及医疗、教育问题更无法解决。建议拆迁指挥部就地安置.
3. 本次拆迁至今未通过居民签字同意,指挥部采取闻所未闻的地方政策(三公示)的拆迁办法,为一公示、二公示、三强拆(强拆通知书见附件)的方案。此举严重违反国家物权法,践踏国法尊严。强制拆迁人民群众的私有财产,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4. 安置区始建距今不到5年(新航站楼还未建成投入使用)。村民又面临此番重复拆迁;重复建设。如此严重浪费国家资源,人民对此非常不满。安置区房屋结构屋面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摘自2006年黄花国际机场拆迁安置岐山安置区建筑施工图,设计号zh06-05s-1).如此浪费是何道理.
这些问题村民们希望能得到省里的重视,希望拆迁指挥部能够对我们的房屋进行合理合法的补偿.特别是合理,我们不希望2008年的政策用于现在,3年时间本地区的房地价成10倍的成长(有据可查),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对于这次拆迁,拆迁指挥部是依法(2008年的补偿法)执行的,但是法的成立是否要在理上?明显不合理的法,是否真的可以执行?这些希望省里得到重视.
拜谢!
现对拆迁建议逐条回复如下:
一、2008年4月1日,长沙市人民政府第103号令正式实施,长沙县也随即出台了长县政发〔2008〕16号文件,对103号令中所规定的补偿标准我县并未降低,所有补偿项目的标准全部是按103号令的最高标准实行,加之省政府出台〔2009〕43文件以后,对于土地两费的补偿标准再次进行了大幅度的提高,其中我镇的水田补偿由最高才45000元/亩普遍提高到45672元/亩,这也是考虑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以材料中所举为例:第一、目前我镇砖混一类房屋综合补偿单价约为2200元/㎡(含购房补助、搬迁费、过渡费和按期拆迁奖金等),另外农业户口人员还有10万元/人的购房补贴,这是全省范围内应该说是标准最高的。虽然从2008年以来,我县的商品房价格有一定的上涨,但是对此次机场配套设施项目拆迁的拆迁户来讲,县政府已经表态提供限价房,原则上每平方米不超过2800元,而2008年我县商品房价格也是在2700元左右(中心城区除外);第二、我县目前农村村民建房批建面积标准是1-3人/户为140㎡,每增加一个农业人口增加10㎡,限建两层,在拆迁的时候加上独生子女优惠政策增加的10㎡,即一般的3人户可以认定300㎡合法面积,而在城市中,一般的3人户是基本上不会购买超过130平方的房屋。第三、岐山安置区的房屋是集体土地上自建房屋,只能适用于103号令农村房屋拆迁补偿标准,而拿农村房屋补偿标准与城市商品房价格进行比较,是没有可比性。所以拆迁户按房屋拆迁补偿价格与商品房销售价格来简单类比来得出补偿金极低是不符合常理的。加上目前拆迁政策对于农业户人口来说,土地两费补偿的大幅度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由于物价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岐山安置区始建于2006年,按当时的拆迁安置政策(即就地安置)。政府必须划出地基分给拆迁户,让他们建房安居乐业。当时政府考虑到多方因素,选址在机场旁边建岐山安置区,也是为了使拆迁户能够享受机场带来的好处,而且也只能安置在本村集体经济组织内。103号令实施以后,政府又出台了相关配套社保政策,可以基本上保证拆迁户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基本生活无后顾之忧。按照拆迁户的说法,拆迁后没有住房和门面出租,他们的生活水平就会比以前差得多。但根据我们调查,货币安置政策拆迁的拆迁户的生活水平比原来60号令拆迁的拆迁户并不差。
三、关于公示拆迁的问题。公示拆迁办法是长沙市人民政府于2009年7月1日开始推行的,出台此政策也是为了减少以前拆迁中的暗箱操作,实现公开、公正和公平和阳光拆迁。公示拆迁办法出台以来,在我县的绕城高速、黄兴大道北延线等重点工程征地拆迁中推行,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关于岐山安置区建设不到5年就面临拆迁,重复建设的问题。我们认为这是由于我县的拆迁安置政策变化带来的结果,在103号令出台以前,我县实行的是划地重建的安置形式,当时考虑在机场旁边建安置区,其中的原因一是让拆迁户享受机场扩建和黄花镇经济发展带来的益处;二安置区是集体土地,拆迁户拆迁后只能安置在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内。而且无论是从征地拆迁还是机场建设方面的角度来讲,谁都不会愿意出现重复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