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物资回收公司
废品回收在利用的好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价值:每回收利用利用一吨废钢铁,可炼钢850千克,相对于用铁矿石炼钢可节约铁矿石20吨,节能1.2吨标准煤。回收利用1吨废纸可再造出800公斤好纸,可挽救17棵大树,少用纯碱240公斤,降低造纸的污染排放75%,节省造纸能源消耗40%--50%。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资源都可以进行回收利用,那么在进行资源回收利用过程中,有哪些问题需要多加注意下呢,所进行资源回收的重要性又有哪些呢
动力锂电池回收布局大盘点:市场规模或达101亿
核心提示:据预测,2018年将是车用动力电池回收的小高峰。届时,我国动力锂电池废旧回收市场将初具规模,累计废旧动力锂电池超过12gwh、报据预测,2018年将是车用动力电池回收的小高峰。届时,我国动力锂电池废旧回收市场将初具规模,累计废旧动力锂电池超过12gwh、报废量超过17万吨,从中回收钴、镍、锰、锂、铁和铝等金属所创造的回收市场规模将超过53亿元。到2020年,我国车用锂电池累计报废量将会达到20万吨,市场回收规模达到101亿元。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动力锂电池回收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针对这一情况,仅2017年上半年,政府相关部门便相继推出一系列政策:
201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确定对电器电子、汽车、铅酸蓄电池和包装物等4类产品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探索整合汽车生产、交易、维修、保险、报废等环节基础信息,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体系,加强报废汽车产品回收利用管理。
2月初,国家工信部、商务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再生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及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建立完善废旧动力锂电池化利用标准体系,推进废旧动力锂电池梯级利用。
5月17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发布2017年第11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期中包括《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以下简称《拆解规范》)。据了解,《拆解规范》是国内一个关于车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国家标准,对动力电池拆解的场地、设备、作业程序、人员操作、安全性及储存和管理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而严格的要求。
据悉,相关部门已明确将尽快出台政策对动力电池回收进行严格的强制性管理,确保环保性和可回收利用。
此前,我们就《动力锂电池回收的现状与难点》做出分析,本文将就国内企业布局情况稍作介绍。
在政策、利益、社会责任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着手布局,包括超威集团、猛狮科技、沃特玛、豪鹏科技、中航锂电、比亚迪、catl、国轩高科、比克电池等在内的动力电池企业均展开市场布局。
2020年报废量或达20万吨电池回收待破解
发布日期:2017-06-29浏览次数:17
核心提示:用未雨绸缪来形容目前的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再合适不过。未来的5年,动力电池的大规模退役,将是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高峰。如何将动用未雨绸缪来形容目前的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再合适不过。未来的5年,动力电池的大规模退役,将是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高峰。如何将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化落地,也是行业内面临的难点。
动力锂电回收不能仅局限于某一企业,要面对整个行业,与上下游企业共同推进回收工董事长孙延先在2017第四届中国再生回收产业大会上发表演讲时表示。
相关企业积极布局动力电池回收
从2009年开始推广至今,我国电动汽车已发展了7个年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50.7万,今年市场销量预计在80万辆左右。动力电池的使用年限一般是5~8年,这意味着从今明两年开始,我国动力电池将进入大规模的报废期,到2020年,中国汽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预计将达到20万吨的规模,并且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动力回收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曹宏斌表示,电动汽车电池使用三到五年就可能报废,车用动力电池退役后,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回收和处理,不仅会造成浪费,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动力电池再利用的过程一般是将废旧电池失效、拆解、检测、筛选,接着二次重组再利用。但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由于体积比较大、能量密度高,回收处理过程比较危险。由于动力电池涉及到重金属、电解液以及环保问题,对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而言,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此外,由于回收企业收到的电池包括各种形态、尺寸、规格、封装形式,使得拆解时涉及到多种封装夹具,企业很难实现大规模批量化拆解,动力电总经理余海军表示。
虽然动力电池回收困难,但是国家目前已经出台了一些支持政策并布局试点工作。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着手布局外,包括比亚迪、沃特玛、国轩高科、时代、中航锂电、比克等在内的动力电池企业,均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展开了市场布局。
亟待规范动力电池回收体系
在2008~201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阶段,新能源汽车销售不到3万辆,且80%左右都是公交车。通常新能源汽车5年左右会需要面临更换电池的问题,对于高频使用车型如出租车、公交车等,其换电的需求可能会缩短至3年。我国新能源车的市场集中爆发于2015年,因此大规模的换电浪潮来临估计还要等到2018年以后。
但即便动力电池还未大规模涉及到退役后的问题,动力电池梯次回收相关体系必须要提前完成布局。比亚迪电池分厂副厂长孙华军表示。因为,一旦动力电池市场进入到退役爆发期,那么这些电池将面临流离失所的处境。
我国目前动力电池回收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强制性的法律政策,虽然目前政府已经陆续颁布了一些政策法规,但是真正将责任落实,明确处罚细则的法规并没有。
第二,行业多散乱。电池品类规格多,生产企业多,车企多,回收企业零散,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动力电池集中规模化回收;
第三,渠道难,市场不成熟。虽然,动力电池回收问题刻不容缓,但是由于我国动力电池才开始进入回收高峰期,因此之前的市场并不成熟,中小企业货源渠道成难题。
此外,成本和盈利问题无疑是电池回收的主要障碍,回收工艺成本高,回收价值低,使得很多企业和资本望而却步,而且像负极、锰酸锂、磷酸铁锂系等正极材料本身价格就偏低,没有回收的经济推动力,很难保证动力电池的回收率以及和环保。
根据节能减排的要求,我们在为了解决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问题,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整合有限的资源构造再生资源回收、分拣、转运、加工利用、集中处理为一体的产业化格局。近几年,我国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干电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得广泛的商品之一,从照相机、录音机、计算器和电子闹钟到寻呼机、电子辞典和掌上电脑,都离不开干电池。我国是干电池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一年的产量达150亿只,居世界位,消费量为70亿只,平均每个中国人一年要消费5只干电池,所以将产生极大数量的废电池。
废电池虽小,为害却甚大。但是,由于废电池污染不像垃圾、空气和水污染那样可以凭感官感觉得到,具有很大的隐蔽性,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我国已成为电池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废电池污染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就体积和重量而言,废电池在生活垃圾中是微不足道的,但它的害处却非常大,电池中含有汞、镉、铅等重金属物质。汞具有强烈的毒性,铅能造成神经紊乱、肾炎等;镉主要造成肾损伤以及骨疾-骨质疏松、软骨症及骨折。若把废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中一起填埋,久而久之,渗出的重金属可能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长期以来,我国在生产干电池时,要加入一种有毒的物质---汞或汞的化合物。我国的碱性干电池中的汞含量达1~5%,中性干电池为0.025%,全国每年用于生产干电池的汞就达几十吨之多。汞就是我们俗称的水银。汞和汞的化合物都是有毒的,科学家发现,汞具有明显的神经毒性,此外对内分泌系统、系统等也有不良影响。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日本的震惊世界的公害病--水俣病,就是由于汞污染造成的。
40多年前,在日本九洲的一个沿海小镇--水俣镇,当地居民中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病。患者开始口齿不清,步态不稳,四肢麻痹,后全身痉挛,精神失常,在痛苦的折磨中死去。后来染上这种疾患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连猫和海鸟都出现了同样的症状。后来,医务工作者从死者的尸体和海鱼体内发现了有毒的甲基汞,证明了人常年向水俣湾排放含汞废水,使海水受到了汞的污染,当地捕捞的海产品中都含有高浓度的甲基汞。
为了恢复水俣湾的生态环境,日本政府花了14年的时间,投入了485亿日元,把水俣湾的含汞底泥深挖4米,全部清除。同时,在水俣湾入口处设立了隔离网,将海湾内被污染的鱼统统捕获进行填埋。曾亲眼目睹过水俣病爆发的日本水俣市市长吉井正澄感慨地说: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我们终于从水俣病的阴影中走出来了,正在建设一个新的水俣市。我希望全世界都吸取日本水俣病的教训,摆脱愚昧的生产方式,推行文明的生产方式。
由此可见,废电池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随意丢弃电池,不仅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而且浪费。以每年生产100亿只电池计算,全年将要消耗15.6万吨锌,22.6万吨二氧化锰,2080吨铜,2.7万吨氯化锌,7.9万吨氯化铵,4.3万吨碳棒。因此,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利用,利国利民,势在必行。这就要求人们找出解决废电池污染的途径。
废电池的处理
废旧电池的回收是循环再利用的步,进行再处理是循环再利用的关键。目前已经回收上来的废旧电池,目前仍然躺在仓库中,无家可归。
处理废旧电池的技术并不成问题,发达国家已经有现成的技术,拿过来用就可以了。据了解,德国马格德堡近郊区正在兴建一个湿处理装置,在这里除铅蓄电池外,各类电池均溶解于硫酸,然后借助离子树脂从溶液中提取各种金属物,用这种方式获得的原料比热处理方法纯净,因此在市场上售价更高,而且电池中包含的各种物质有95%都能提取出来。湿处理可省去分拣环节(因为分拣是手工操作,会增加成本)。
废品回收可以节能环保,避免对地球产生过多的消耗负担。有利于我国循环经济的推进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