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田螺去哪里买种苗保持底泥厚度10厘米-15厘米,面积大小不限。若是开阔的水体,水面可培植少量红萍和水莲等,池塘四周种植一些长藤瓜菜搭棚遮荫,水中布置竹尾、树枝或石块、草地等供田螺隐蔽栖息。养殖池中的水质好坏是养殖田螺成败的关键之一。首先要保证水质优良,凡含有大量铁质和硫质的水,绝对不能使用。因为含铁量过高的水,放养种苗后死亡率很高,能成活的螺壳上也附着红锈,甚至螺肉也呈现红棕色。
螺是我国生长的一种淡水螺,属上等保健食品,田螺属软体动物,粗生易长,适宜于池塘、河边、沟边和水田生长。身体分为头部、足、内脏囊等3部分,头上长有口、眼、触角以及其他感觉器官。田螺具有清热降火的,是盛夏人们夜宵的美食,近几年,随着田螺天然产量日渐减少,田螺市场不断看好。田螺喜生活在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鲜的水域中,特别喜欢群集在微流水的地方,田螺喜欢栖息在底泥富含腐殖质的水域环境中,如水草繁茂的湖泊、池沼、田洼或缓流的河沟等水体中。
若其厣深入螺壳内里者,则为饵料不足所致,应增加投饵量。7.逃逸性田螺具有逃逸的习性,善于利用其特有的吸附力,逆水流而逃往他处,或是顺水流辗转逃走,所以养殖田螺也应注意防逃。很多朋友都以为只要选择土壤肥沃、底部柔软的地方就可以了,其实这个远远不够。
田螺食性杂,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有机碎屑等,并且田螺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生长适宜温度为20~27℃。春末夏初水温上升到15℃时,田螺从越冬的孔穴中爬出在水底摄食生长。到4月份开始繁殖,7~8月份是田螺繁殖旺盛季节。1~2龄雌螺可产仔20~30个,4龄以上的雌螺可产仔40~50个。仔螺出生后生长迅速,一年可发育成性成熟,每年4~9月是产仔季节。
田螺喜欢栖息在腐殖质丰富的沉积物的水环境中,如水草比较多的湖泊、池塘沼泽、田洼或缓慢流动的河沟等,经常在土壤中微生物和腐殖质以及水浮游植物、刚开始生长的水生植物、苔藓等当做食物,也喜欢人工的饲料,如蔬菜、菜叶、米糠、麦麸、还有各种动物的死亡体都能进食。
一只母螺全年约产出100-150只仔螺。一般3月下旬开始可陆续投放种螺。田螺投放前10天,按每亩50公斤-100公斤的用量全池泼洒生石灰野鱼虾和其他杂螺,3-4天后在水体堆放有机肥料和繁殖饵料生物供田螺摄食。种螺可从集市选购也可自行采捕。每平方米放种螺100-120个,池中也可搭养4尾夏花鳙鱼。放种螺前先在池中投施适量的粪肥,培育饵料生物。
田螺适应能力强,疾病少,产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只要避开大量农、化肥毒害,农村许多平坦的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等平常水体都可放养。田螺疾病少,日常管理简单,重点是管水和防止鸭、鼠和鸟类等入池捕食田螺,并防止田螺外逃。当幼螺长到10克以上时,即可分批采捕上市。采取捕大留小、分批上市的办法,有选择地摄取成螺,留养幼螺和注意选留部分母螺,以做到自然补种,以后无需再投放种苗。在放养时,要一次放足量,也可以多次放入,每667平方米放养螺种100到150千克,螺种适宜在3到5月放养。 并且配养一些鲢鱼,每667平方米配20到50尾,鳙鱼种是5到10尾,用来调节水质,不要放养青、鲤、鲫鱼等肉食性鱼类。 饵料主要有米糠、麦麸、菜籽饼、豆渣等,在水温15度以下时不喂,水温在20到28度时,要大量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