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石富生《人生畅吟》读后感 ·文·苏芝英

2024-5-24 15:41:55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诵读:张平
石富生先生的新作《人生畅吟》最近正式出版,作为他的老乡和好友我向他表示热烈的祝贺!
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当天就认真地拜读了,它给我的阅读冲击第一是惊喜,第二是惊叹!没有想到他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又能有一本新作问世,而且这本书是他的诗词集,并且是以一种手写的创新方式面世。这本诗集可谓是:出新、出奇、出美,也就是说它是在探索美、揭示美、创造美。这本书通篇向人们传递的是亲情的温馨、友情的真诚、社会的责任,给我们是多方面的健康有益的营养和丰富多彩的美感享受,其中美的语言、美的形式、美的意境……都在陶冶和净化人们的灵魂。因此,阅读以后使我对富生兄不由地感到更加敬重和仰慕!
纵观全书,我感觉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我们肯定和赞叹的。
一是他那种勤奋执着的进取精神。人生,是个不朽的课题,一个人从他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漫长的人生旅途。在这个旅途过程中,有的人顺利,有的人坎坷;有的人幸福,有的人悲苦;有的人名声显赫,有的人默默无闻。所有这一切,都是世之常理,永远不可能是一样的。古往今来关于人生探讨的著述甚多。这些年来,石富生先后出版了五本著作:《人生抉择》《人生瞬间》《人生之路》《人生有情》《人生畅吟》,对人生做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他是一位有抱负的高产作家。这些年来,他退而不休,振作精神再出发,他深入调查,认真思考,埋头伏案,不断提升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潜心创作上,坚持以生动深刻的思想主题、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优美活泼的艺术形式,为时代放歌,为人民立传,为朋友抒情,走出了一条自己的成功创作之路。这条路,直接通向人民群众生活的广袤大地,通向对时代和生活独特的感受和认知,通向众多亲朋好友的浩瀚人心。在这些艰苦的创造过程中,他日复一日的写作,永不停歇的高难度训练,度过了乏味的、疲倦的、自我怀疑、自我陶醉的时光。石富生参加工作较早,十五六岁就当了报社印刷厂的学徒工,没有多高的学历,但他勤奋努力,不断拼搏,最终是功名成就修成正果,不仅成为社里的编辑部主任、社会周刊主编,还成为了省级作家,他的新闻作品曾获全国好新闻二等奖项。可以说,内蒙古日报社从1947年成立至今,由学徒工起步又没有文凭而能取得如此成绩和进步的,恐怕是仅此一人。他的这几本关于人生探索的书,我是全部认真阅读过的。每次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好像是一位良师,在不倦地启发你的智慧;好像是一位挚友,真诚地向你倾吐肺腑之言;好像是一位向导,引你走上一条正确的人生之路。读了他的书以后,我们能感受到他自学成才的不易、人生道路上的坎坷以及文学创作的艰辛。
二是他那种真挚感人的家国情怀。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是一个富有“时代心”和“大众情”的作家,他对人生、对生活、对自我、对现实,永远都在保持清醒的观察和思考。他的这些诗作,格调高雅,风骨苍润,情思绵绵,一唱三吟,不管是写情状物、吟咏山水,还是慎思言志、折柳奉和,都严格遵守诗词的创作规律,谨慎用典,细心推敲,把自己的诗词创作推向了艺术的高峰。这些诗作激情澎湃,率真坦诚,都是从他的血管里奔流出来的,体现着作家对艺术的追求和理解,体现着作者的个性和文化素养,有时还体现着作者的悲催忧欢。
统览全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他的亲情篇友情篇,还是赞美篇赋闲篇,篇篇写的真实自然、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生活中有思考,思考中有智慧,都是在倡导对人民群众的博大关爱,对美好情感的热情赞颂,对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展现的是人间的大情大义,传递的是社会的温暖温馨,读了有一种亲近感和震撼力,给人以力量,给生活以希望。富生兄虽然一生坎坷,一路风雨,历经磨砺,但他并没有抱怨社会抱怨人生,而是在感激人生、感悟生活、感恩友情。他对生活是真诚的,对朋友是真诚的。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那刚毅不屈的性格,敢爱敢恨、有情有义、知恩图报的为人品质。作品中他对妻子、对子女、对后代给予的是更多的赞美、鼓励和期望;对领导、对朋友、对学生给予的是更多的尊重、信任和关爱。他珍重那份感情,珍视那份友情,感恩那份关爱。他对祖国大江南北、大好河山的赞美,对故乡的眷恋、家乡的炊烟、农民丰收的希冀,都给予热切的关注。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的博大胸怀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生活的激情、生命的活力以及生性的张力。
三是他那种信手拈来的写作技艺。作品中100多首诗作,大都语言豪迈奔放,情感热烈丰富,信手拈来,挥洒自如,直抒胸臆,自然真情,诗韵自在,一气呵成,具有很强的平民性、人民性。我虽然不懂诗,也不会写诗,但我喜欢读诗。我觉得诗词是诗人的心灵之歌,是他富有个性的内心独白,是作者精、气、神的集中体现。诗是纯洁、崇高、美好、多彩的艺术产品和心灵花朵。我有时候看到那些低俗附庸、东拉西扯、不知所云、莫名奇妙的诗很生气。真正的诗是应该和健康、真诚、高尚、美好、明媚联系在一起的。一首诗就是一次发现,一首诗就是一个发明创造。而富生兄的诗,挖掘和表现出的就是生活的美、时代的美、自然的美,人类精神的美,人民内心的美。这也表明他对诗歌写作的认知态度,他知道诗从心生、他懂得诗贵真情,所以读了他的诗会让我们倍感亲切温馨,会引起我们心灵的共鸣。因此,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是个有志之人,有情之人,有义之人,他时刻把人民装在心里,把友情放在心上,不忘对主潮生活和底层生活的眷顾,永远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完全可以这样说,富生兄和时代有着深沉的共鸣,与社会律动保持着同频共振,他是在用自己深邃之思想、轩昂之精神、精美之艺术而感染着时代,熠照着社会,熏陶着后代。
作者简介:苏芝英,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人,中共党员,就职于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曾任清水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办公室副主任、县物价工商管理局局长,自治区财政厅办公室副主任,内蒙古财会杂志社社长,内蒙古自治区债务管理中心主任,财政厅经济贸易处调研员等职。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彩色的故乡》《扬一扬手吧,母亲》《苏芝英散文》《苏芝英乡情散文》《走近欧洲》《走近澳洲》《叩拜大地》等。中央电视台《子午书简》栏目曾多次介绍过其散文作品。
编辑:郝明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