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周鲍华,他穿着一身深色衣服,戴着黑框眼镜,温文尔雅得像位书生。
1959年出生在祖国的宝岛台湾,1990年第一次踏上杭州,1992年成为杭州女婿,1997年正式扎根杭州,现任杭州市台商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浙江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杭州市海外联谊会副会长……60岁的周鲍华已经在杭创办了两家公司,一家是驾校,另一家是灯光秀文创企业。
闲不下来的他常常往返于海峡两岸,先后邀请来杭参观考察的台商近千人。
周鲍华
他创办了省内第一家台资驾校1990年第一次来到杭州,周鲍华就被杭州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宜人的居住环境深深地吸引了。
“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从启蒙教育开始,我就对大陆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记得来大陆的前一天,我总有种身在梦里的感觉,直到飞机落地后,我听到广播里说‘飞机已经抵达萧山国际机场……’”
受家庭经商文化的熏陶,周鲍华一到杭州就开始寻找营商机会。
“我刚来的时候,发现杭州驾校的运营模式有些混乱,教练员单独教学,没有统一的培训,制度也不完善。”看好杭州驾校发展前景的周鲍华,当即决定办一家专业的驾驶员培训学校。他参照台湾驾校的发展模式,采用“职聘”的形式对教练员进行集中的培训和管理,利用体检、理科、术科一条龙服务,给了学员最大的保障,规范了驾校管理体制。
周鲍华开的这家驾校,也成了浙江省唯一一个台资驾训企业,革新了杭州驾校运营模式。
他用灯光点亮杭城夜景台湾的文创非常有名,走到哪儿都能看到各种主题的文创园区。台湾的灯光艺术也很发达,今年跨年,“台北101大楼”首度以led灯网t-pad秀出陈金锋(台湾著名棒球运动员)影像,现场效果十分震撼。
2011年,在台湾看了几十年灯光秀的周鲍华决定在杭州开一家玩灯光创意的文创公司,让璀璨的灯光点亮杭城。
他借鉴台湾先进的文创产业技术,创办了杭州佰影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承办了g20杭州峰会钱塘江两岸灯光秀、青岛上合峰会灯光秀、杭州武林广场裸眼3d灯光秀、千岛湖楼宇灯光秀、宁波三江两岸灯光秀等大型项目。目前,公司业务已经覆盖全国十几个城市。
“我的团队很年轻,但是他们都很优秀,我们希望用艺术化的光环境照明技术,来提升城市夜景的魅力,打造更加美丽幸福的人文之城。”周鲍华说,他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也对杭州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他被杭州的创业环境和大家热情打动“创业遇到的磨难?我在杭州创业的25年,好像真没遇到过什么大的困难。”周鲍华笑着说,“一方面是杭州政府连续不断的支持和鼓励政策;另一方面是我自身合法、合规经营,坚持做实事,愿意和员工一起共享发展成果,所以团队凝聚力很强,逐梦之路走得很顺畅。”
周鲍华告诉记者,“利益共享”理念源于初到杭州时邻里的热心照顾。当时他初到一个陌生环境,受到大家诸多帮助,恨不得也掏心掏肺对大家,可以说是这段亲身经历给了他经营企业的灵感。
目前,经由周鲍华介绍,落户杭州的台资企业涉及制造业、电子产业、工业机械、文化创意、餐饮等多种行业。
“把新的发展理念带来杭州,我是很开心的,但是经营一定要法在前、情和理在后。”作为杭州市台商协会副会长,周鲍华时常告诫在杭州的其他台商台胞,要遵纪守法经营,要脚踏实地、合法合规办事,企业要想长久稳定发展就不能有歪心思,更不能有投机取巧的不良经营行为。
十年前发起“两岸邻里节”促进两岸基层沟通4月1日,“杭州市下城区两岸邻里节十周年庆”活动在下城区隆重举行。该活动起源于下城区文晖街道京都苑社区,通过邀请台湾同胞走进杭州普通居民生活,为两岸搭起基层交流的桥梁。目前活动已经从杭州走向二三十个城市,周鲍华是活动的民间发起人。
十年间,“邻里节”每年都会邀请二十多位台胞来华结对交流。今年共邀请了27人,包括新北市议员、里长、邻长、妇联会成员等。
周鲍华说,“邻里节”通过开展一些基层活动来促进两岸情感交流, 帮助在杭创业的台商更好地融入本地环境。
浮力森林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发源于台湾的面包品牌,通过“邻里节”进一步了解了杭州的营商环境与相关政策,决定在下城区设立营销总部,并与位于下沙的公司总部合力,在杭州开设更多门店。
周鲍华表示,未来若干年,邻里节的模式将逐步走向专业化、主题化,比如围绕文创、影视等不同主题,开展深入交流。
“之前我们曾邀请台商到电竞数娱小镇参观,下一站可能会选择城市之星,那里有很多老厂房,是文创品牌发展的沃土。”周鲍华说,“杭州的艺术氛围很浓厚,我希望未来能看到各种杭州版的‘松山文创园’、‘华山文创园’。”
通讯员 | 许鑫鑫 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