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这种特困人员救助补贴,比低保标准还高很多

2024-5-16 13:59:51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说到国家补贴,除了常见的低保和两项补贴以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就是特困人员救助。特困人员救助相对于其他补贴来说,金额更多,救助也更全面。
什么是特困人员救助
特困人员救助是国家为了救助那些完全失去生活来源和依靠的贫困人口而制定的救助制度,政策实施依据是根据民政部发布的《特困人员认定办法》。
对于我们残疾人来说,有很多都没有收入,没有自理能力,所以说特困人员的救助很大一部分就是救助残疾人的。符合条件的残友们可以试着申请一下,争取到更多的政策救助。
民政部发布的《特困人员认定办法》规定了三类人员,分别是“三无”城乡老人,“三无”残疾人,“三无”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
另外,以往的五保对象可以直接确定为特困人员。
什么是“三无”?
三无指的是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抚养义务人或者其他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
无劳动能力
无劳动能力是指高于(低于)法定劳动年龄(男60岁,女55岁以上,16岁以下未成年人),或因残、因病及其他原因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无生活来源
具体来讲,无生活来源是指收入水平低于当地低保标准,并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规定。在核算收入的时候不包含城乡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以及医疗保险等。
特困人员救助标准高于低保
特困人员救助包括了基本生活标准和照料护理标准两个方面,其中基本生活的救助标准不低于当地低保的1.3倍。
所以说,如果能评上特困人员,得到的救助数量是高于低保水平的。
特困人员除了享受国家给予的资金救助,还能在扶贫、护理服务等各个方面享受照顾,审核通过的难度也比低保更难一些。
一旦纳入特困人员,就不再享受低保待遇。
特困人员救助的供养标准
我国特困人员救助的供养标准分为集中供养标准和分散供养标准。
目前全国平均供养标准中,集中供养是6385元每年,分散供养是4844元每年。
集中供养标准最高的是天津市,现在达到了人均17183元;最低的是贵州省,目前只有4250元。
分散供养标准最高的是上海市,年人均13800元;最低的也是贵州省,年人均只有2726元。
如何认定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根据《特困人员认定办法》规定,有六个判断标准,分别是自主吃饭、自主穿衣、自主上下床、自主如厕、室内自主行走、自主洗澡。
六项全部达标视为有自理能力,有超过四项达不到的视为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特困人员怎么样申请
需要注意的是特困人员救助需要本人主动申请,如果不申请一般是不会有的。
对于我们残友来说,身体不方便有困难的,还可以委托他人申请。
县级民政部门审批通过后,发给《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证》,特困人员从批准之日下月起享受救助供养待遇。
原文摘自:残联之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关于残疾人相关的政策信息,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残联之声,转载请注明出处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