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创业,很多创业者视褚时健为偶像。
1979年,褚时健接手千疮百孔的玉溪卷烟厂,用十七年时间,将其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大型烟草企业——红塔集团。
1991年,褚时健因经济问题从云端跌落,2001年保外就医二次创业,在荒山种橙,十多年后,褚橙成为中国知名品牌。
从褚时健的创业经历中,我们似乎可以明白一个道理:
成功不是属于跑得最快的人,但一定会属于一直奔跑的人。
放眼当下领军行业的年轻创业者们,凡是将创业作为终身追求,坚持跑马拉松的,都已经小有成就。
现在,我们先来看几组照片。
时间倒回到十年前的2009年。
2009年张一鸣创办了“九九房搜索”,这是他参与的第四家创业公司。
2007年王兴曾作为“微博鼻祖饭否”的创始人,做客新浪科技节目。
离开工作15年的金山,40岁的雷军在2009年底成立了小米。喝小米粥,正式开工。
在之后的10年间,
他们将创业视为理想,
向着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始终努力奔跑着。
张一鸣:4次创业诞生“今日头条”
05年,张一鸣第一次创业,大学毕业足贴开发协同办公系统,因缺乏运营经验,以失败告终。
06年,他进入了旅游搜索网站酷讯,一年后手下就带了40多人,但标准化流程化的大公司并不适合思维跳脱的他,他选择去微软学习管理。
08年9月,他以技术合伙人的身份在饭否创业。
09年,他创办了一个叫“九九房”的垂直房产搜索引擎,这是他第一次独立创业。
2012年初,张一鸣第五次创业,成立了字节跳动。“今日头条”从上线到拥有1000万用户只用了90天, 后又带领公司从图文分发转到以西瓜、火山和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字节跳动成为一个吞吐量巨大的内容平台,一跃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超级独角兽。
19年,字节跳动估值超过了750亿美元。
王兴:15年坚持换来美团
02年,王兴中断学业回国创业, 他联合两名大学同学做社交软件“多多友”以及专门服务海外留学生的“游子图”。
05年,王兴模仿facebook创立校内网。三个月用户突破三万,第二年,用户量暴增到几百万。
06年,校内网融资失败,王兴以2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陈一舟,之后改名人人网。
07年,王兴又创办了业界公认的微博鼻祖饭否。
10年3月,王兴正式告别社交,进入生活服务领域,成立了美团。在各式团购网站彼此抢占市场份额的千团大战厮杀中,美团活了下来。之后美团涉及外卖、酒店、旅游、出行、零售,一点点突破边界,成为一个链接生活服务的巨大平台。
18年,王兴把美团和自己成功的交到了港交所手中。
19年,美团创下在港上市公司 ipo 的多项记录
雷军:带领销量下滑的小米逆袭
92年,23岁的雷军进入金山软件,仅仅6年后,雷军就担任了金山公司总经理。带领金山上市时,雷军也不过38岁,却每天早上起床不知道要干嘛。
09年12月16日,离开金山2年零4个月时,40岁的雷军创办了小米,当时的小米只有14个人。
12年末,小米手机当年的出货量就达到七百万部。
16年,小米出货量降低,被竞争对手反超。雷军迅速反应,亲手接过小米供应链的管理,同时开启线下开店+明星代言策略。
17年,小米成功逆袭,雷军在发布会上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公司销量下滑后,能够成功逆转的,除了小米。
19年,雷军在50岁收获了全球几十亿使用小米智能设备的用户。
像张一鸣、王兴、雷军一样,我们身边也不乏马拉松式的创业者。
东升蔬菜的梁正强16岁创业,征战食用菌行业37年,年营业额达到19584万元;北京小花滑冰杨禹,17岁转业投身滑冰培训行业,斩获国内外各项大赛荣誉;战卤商贸90后创业者李明祥,征战卤料江湖十余年,客户遍布海内外······
他们共同用实际创业经历验证了一件事情:即成功,无关性格、无关年龄、也无关方式。找对自己的创业方向,迎难而上,坚持下去,最终都会有所收获。
阅读我的更多文章:
创业故事:我的成功源于花90%时间考虑失败
vip8308:创业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