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河北发布2019年农业主推养猪技术:母猪的批次化生产管理技术

2024-5-10 0:11:08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技术内容概述
母猪的批次化生产是利用生物技术,根据母猪群规模按计划分群并组织批次生产的生产管理技术。批次化生产可以将原有连续式管理模式,改为在短时间段内按照计划、有规则的组织批次生产的管理模式,是一种母猪繁殖的高效管理体系,也是猪场实现全进全出生产模式的关键环节,能够很好的阻断疫病传播。
按组织批次化的时间划分,批次化生产可以分为1周、2周、3周、4周和5周一个批次的生产模式。通常中小规模的猪场可采用3周一个批次的生产模式,大型猪场可以采用1周批次生产模式。
增产增效情况
通过在示范猪场示范批次化生产技术,母猪情期受胎率达92.31%,分娩率达87.79%,窝均断奶仔猪数增加0.5头,psy提高1.1头左右,每头母猪年增加效益300元以上,增产增效的效果显著。
技术要点
1.生产资源分配:计算每批分娩母猪头数、产床数量、配种数和需要准备的后备母猪数量4个关键指标,并根据这些关键指标制定计划、安排生产流程、分配生产资源。计算公式如下:
每批分娩母猪头数=能繁母猪数×年产胎次&pide;(52&pide;n)
(n——代表拟采用多少周批次)
产床数量≥每批分娩母猪数×产床组数
(产床组数由猪舍周转情况决定,通常一周批产床组数为5,三周批为2,四周批为1)
每批配种数=每批分娩母猪头数&pide;配种分娩率
每批需要准备的后备母猪数量=能繁母猪数×更新率&pide;年生产批次&pide;后备母猪配种分娩率
2.后备母猪准备:准备扩养大量成熟后备母猪群,使每一批次母猪群达到批次生产需求目标,逐渐更新繁殖母猪群。
3.配种同步化:利用烯丙孕素实现性周期同步化,利用pmsg 和gnrh促进卵泡发育同步化和排卵同步化,进而实现配种同步化;或者让同一批次母猪在一定哺乳期内同时断奶,在断奶后4-7天集中发情配种。对于掉队的母猪,可以用后备母猪进行补充。
4.分娩同步化:对于预产期相近的母猪利用前列腺素诱导母猪同期分娩。
5.断奶同步化:对分娩期相近的同一批母猪集中在同一天断奶。
6.转群批次化:同一批次断奶的仔猪,按照批次进行转群,进入下一阶段的饲养管理。
适宜区域
该技术适用于种猪场、自繁自养场、扩繁场等规模化猪场,无地域限制。
技术来源
河北省生猪产业创新团队2018-2022年示范推广的主要技术之一。
注意事项
1.组织批次化生产之前务必要根据猪场设施设备状况、母猪的配种分娩率等生产数据,制定计划、安排生产流程、分配生产资源。
2.分娩同步化处理时,预产期范围过大的,不适宜用激素诱导分娩,以免产生大量弱仔。
3.同时存在纯繁、扩繁、商品猪等几条生产线的养猪场,采用批次化管理时会造成批次生产出现乱批、混批等现象,因此不建议此类猪场使用批次化管理模式进行生产指导。
4.2000头能繁母猪的猪场,建议首选三周批次生产,三周批最符合母猪的发情节律,可提高母猪利用率,同时猪舍清洗消毒空栏较长,符合生物安全的要求。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