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三星关停LCD产线的背后 是不可忽视的中国力量

2024-5-1 11:19:48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随着近些年oled屏技术的成熟,已经被广泛使用在各大终端设备之中。而以往那些生产lcd屏的巨头们,纷纷开始关停lcd产线,转而将其升级为oled屏。现在,继lg display开始减少lcd屏产线的数量后,近日路透社发表报道称,三星也准备削减旗下lcd屏产线。
三星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由于现阶段lcd屏供应过剩以及利润持续下跌的缘故,三星正在调整旗下产线的运营情况。目前正考虑关停一条位于韩国的lcd屏产线,三星的lcd产线经过多年来的缩减之后,只剩下中国和韩国各一条lcd面板生产线,此次要关闭的韩国的lcd工厂。
曾经,国内的液晶面板就像现在的半导体芯片一样,极度依赖进口。以2010年为例,当年中国液晶面板进口额超过460亿美元,仅次于铁矿石(794亿美元)、石油(1351亿美元)和集成电路(1569亿美元)。而高分辨率的手机屏大部分由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厂商垄断。
不可忽视的中国力量
目前我国屏幕制造商在lcd上,依然在追赶竞争者,不过成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以京东方为代表的自主研发企业。
凭借高强度投资战略主导,以及利用部分收购的技术资源在国内自主建设,2009-2013年间,京东方连续建成5条生产线(另开工一条),一跃跻身全球前五,并具备了自主向高世代10.5线挺进和扩张的能力基础;2017年12月20日,京东方宣布在安徽合肥投资458亿元建设的第10.5代tft-lcd生产线提前投产,这是全球首条投产的10.5代线,也是目前全球最高世代线;2018年4月,京东方位于武汉的第二条10.5代tft-led产线正式开建,项目投资460亿元,加上配套项目总投资超700亿元。高速发展的京东方,如今已经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从统计的数据显示,在lcd液晶大尺寸屏幕供应上,京东方已经升至全球第二,市场份额达到了17.2%,而跟排在第一的lg正在缩小差距,后者的市场份额为26.2%。
除了京东方外,还涌现出天马、华星光电等几家杰出的公司,在智能手机等产品使用的中小尺寸面板方面,2018年,中国天马微电子份额位居全球第二,京东方上升至全球第三。2017年lg位列全球第二,夏普排第三。日本显示器(jdi)虽然在中小尺寸面板的份额方面维持了世界第一的宝座,但由于苹果减少订货,陷入经营危机,面临的状况十分严峻。
打破垄断
全球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技术基本控制在美国康宁、日本旭硝子等几家厂商手中,他们占据了全球99%的市场份额,欧洲也有个别企业,都是采用日本技术,即使这样市场份额也不足1%。而中国在此前的市场份额为零。也正因为这样,虽然我国企业采购使用了全球40%以上的高世代玻璃基板,但价格还是由这些具有技术垄断优势的国外厂商垄断。因此,该材料成为继续突破的重点项目,但是突破并不是那么容易。
2009年,我国对6到8代玻璃基板列为专线重点项目,2011年,高世代玻璃基板被列入国家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材料,后续几年,在持续投入和研发水平不断提升之中,我国终于在2017年取得了关键的突破,赶上了全球水平,开始着手在安徽蚌埠投资50亿建厂。现在,中国首条国产的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产线即将量产出我们自己的高世代玻璃基板,打破了这项材料的海外垄断,成为全球掌握这项高新技术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