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一文总结:失眠症病因?诊断、治疗的相关要点丨临床必备

2024-4-27 14:44:28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导读
失眠症(insomnia)是以入睡和(或)睡眠维持困难所致的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正常生理需求而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患在社会节奏加快和竞争加剧的今天,失眠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失眠症的患病率很高,欧美各国家患病率在20%~30%,我国在10%~20%
这种患病率的不同与个体对生活质量的需求和主观体验不同有关,我国尚缺乏相关的流行病学资料失眠症可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判断力和日常工作能力下降,严重者合并焦虑强迫和抑郁等症此外失眠还是冠心病和症状性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正确诊断与治疗失眠对人们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老年神经病学》对失眠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进行概括总结。
病因与发病机制
1. 躯体原因
关节病的疼痛,心源性或肺源性气急,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心悸,各种病因引致的尿频,以及搔痒咳嗽等,均常导致失眠此外,和睡眠相关的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周期性动作等,都引致时常的觉醒,而患者多不明觉醒的原因
2. 环境原因
由于工作或生活上的变化,如进出夜班,乘坐车船,航空旅行的时差,以及寝室中亮光噪音等,也都影响睡眠一般能在短期中适应
3. 精神原因
兴奋和焦虑最易造成短期的失眠,入睡困难常为主要现象长期失眠多见于忧郁症和神经衰弱忧郁症患者苦于时常觉醒和晨醒过早通夜脑电图记录可见睡眠中的散见觉醒期明显延长神经衰弱患者亦常诉失眠脑电图记录可见睡眠总时间并不减少,而觉醒的次数和时间略有增加和正常睡眠的主要区别在于神经衰弱患者记得各个觉醒期中所听到的或看到的环境刺激,并因此而感到烦恼不安,而正常人不加注意或者遗忘此外,患有脑部变性疾病的老年人也常伴有失眠
4. 药物原因
许多药物如苯丙胺咖啡因麻黄素氨茶碱异丙基肾上腺素等,均能引致失眠长期服用一般安眠剂也常产生快速眼动期睡眠的相对减少,停服后又可因为快速眼动期的反跳现象而产生噩梦
临床表现
多以夜间难以入睡睡眠表浅睡中不宁或多梦中途觉醒早醒醒后难以再睡为其特点白天神疲乏力缺乏清醒感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倦怠思睡或心烦焦虑抑郁甚或惊恐都是其继发表现躯体疾病等引起失眠者,尚有其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
辅助检查
1. 多导睡眠图检查
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m,psg)显示睡眠潜伏期延长,觉醒次数和时间增多,睡眠效率下降,总睡眠时间减少
2. 躯体疾病相关检查
各种影像检查神经内分泌(递质和激素等)测定其他脏器功能及生化检测,可显示或排除与失眠症相关的病因与病理关系
诊断
(1)患者主诉有失眠,包括入睡困难(卧床30min没有入睡)易醒频繁觉醒(每夜超过2次)早醒,总睡眠时间不足6h有上述情况1项以上
(2)社会功能受损白天有头昏乏力精力不足疲劳昏昏欲睡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认知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工作和学习
(3)频率上述情况每周至少3次,持续至少一个月
(4)其他排除各种神经精神和躯体疾病导致的继发性失眠
(5)多导睡眠图作为失眠的客观指标睡眠潜伏期超过30min;实际睡眠时间每夜少于6h;夜间觉醒时间超过30min
鉴别诊断
1. 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睡眠时相提前综合征
均由于其临床表现可误为失眠症实际上它们的睡眠的质与量24h睡醒模式及psg监测显示均属正常改变,唯一的区别是第一种仅为24h昼夜周期中主睡时间出现后移延迟(晚睡晚醒);第二种与其相反则为前移提前(早睡早醒)
2. 假性失眠症
与患者夸大失眠严重程度有关,psg监测等客观检查表明睡眠完全正常
治疗
1. 睡眠卫生教育和心理治疗
首先让患者了解一些睡眠卫生知识,消除失眠带来的恐惧,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根据自己的习惯安排好合理的睡眠时间,尽量不要饮酒,午后和晚间不要饮茶或含咖啡因的饮料,多做一些体育活动对于比较严重的失眠患者可进行睡眠行为的控制:有睡意时就上床睡觉;不要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如看书看电视等;白天尽量不要午睡;睡前2h避免做剧烈的体育运动,如果上床后15~20min仍未入睡则起床到另外房间做一些其他事情,有睡意时再返回;无论在夜间睡眠多久,早晨应定时起床等此外睡前适当进食可以帮助入睡其他还有一些物理疗法,如磁疗超声波疗法音乐疗法推拿按摩和针灸等疗法
2. 药物治疗
由于睡眠药物多数长期服用会有药物依赖及停药反弹,原则上使用最低有效剂量间断给药(每周2~4次)短期用药(常规用药不超过3~4周)减药缓慢和逐渐停药(每天减掉原药的25%)
苯二氮类药物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催眠药,此类药物可缩短入睡时间减少觉醒时间和次数增加总睡眠时间,是安全性耐受性较好的催眠药缺点是比较容易形成药物依赖停药反跳和记忆力下降等,但一般短期使用不会出现药物依赖
此类药根据半衰期长短分为3类:①短效类(半衰期<6h),常用的有***咪达唑仑去羟西泮溴替唑仑等,主要用于入睡困难和醒后难以入睡②中效类(半衰期6~24h),常用的有替马西泮劳拉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氯氮等,主要用于睡眠浅易醒和晨起需要保持头脑清醒者③长效类(半衰期24h以上),常用的有地西泮氯硝西泮硝基西泮氟硝西泮氟西泮等,主要用于早醒长效类起效慢,有抑制呼吸和次日头昏无力等不良反应
新型非苯二氮类催眠药包括佐匹克隆(zopiclone)唑吡坦(zolpidem)和扎来普隆(zaleplon)等这类药物具有起效快半衰期短次晨没有宿醉症状药物依赖和停药反跳少等优点,是目前推荐为治疗失眠的一线药物
其他药物如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褪黑素等对失眠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内容节选自《老年神经病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医脉通已获得出版社授权。欲了解更多内容,请阅读原版书籍。
戳这里,直接购买!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