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Wi-Fi 6 前仆后继涌入市场,对 5G 有威胁吗?

2024-4-27 12:30:16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wi-fi6标准于16日正式发布,无线保真网络联盟(wi-fi联盟)目前正向具备合格硬件的制造商发放wi-fi6认证。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不少支持wi-fi6的设备前赴后继涌入市场。
wi-fi联盟将某些特定的wi-fi级别(4、5和6)和特定的技术水平相对应。wi-fi4对应802.11n;wi-fi5对应802.11ac;wi-fi6则对应802.11ax。
wi-fi6的设计初衷是把更多wi-fi信号塞进同一个拥挤的空间,尤其是在家里、工作场所或当地的全国橄榄球联盟(nfl)体育场等地方。因此,wi-fi6这一标准在密集环境中表现突出。相比wi-fi5,wi-fi6的网络带宽提升了4倍——尽管名义上的数据传输速率只提升了37%。wi-fi6使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a)对频谱进行细分,以便同时将其分配给许多用户(wi-fi5则不具备此特性)。此外,wi-fi6可同时使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和ofdma,其特性可以实现设备之间更有效的频谱共享和重复使用。
随着wi-fi 6标准的正式发布,关于wi-fi 6与5g之间关系的讨论又起,究竟5g能不能取代wi-fi 6。其实,移动通信和wi-fi之争早在2000年的时候就开始了,当时市场上关于2g网络取代wi-fi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是经过20年的发展,移动通信已经发展到了5g时代,进入了新的纪元。而wi-fi技术也已经到了wi-fi 6的标准,wi-fi已经成为社会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此可见,5g和wifi其实是相辅相成的。5g是wifi 6的有力支撑,wi-fi 6可以成为5g的补充和延伸,二者融合能够共同推动社会发展。
wi-fi 6标准吸纳了大量5g技术
事实上,wi-fi 6在标准的制定上吸纳了大量5g关键技术,如ofdma、mu-mimo、1024-qam等。而在标准的演进方向上,wi-fi 6与5g也并无二致,都是以embb、mmtc、urllc三大场景为目标,支持多用户高速率并发,优化了设备功耗和覆盖能力,扩展了覆盖范围。
ofdma
在wi-fi 6之前,数据传输采用的是ofdm 模式,用户是通过不同时间片段区分出来 的。每一个时间片段,一个用户完整占据所有的子载波,并且发送一个完整的数据包。
图 ofdm工作模式(来源:华为wifi技术白皮书)
wi-fi 6中引入了一种更高效的数据传输模式——ofdma,它通过将子载波分配给不同用户并在ofdm 系统中添加多址的方法来实现多用户复用信道资源。迄今为止,它已被许多无线技术采用,例如3gpp lte。
与ofdm相比,ofdma有三点好处:
更细的信道资源分配。特别是在部分节点信道状态不太好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信道质量分配发送功率,来更细 腻化的分配信道时频资源。下图呈现出了不同子载波频域上的信道质量差异较大,wi-fi 6可根据信道质量选择最优ru (resource unit,简称ru,每个ru 当中至少包含26 个子载波)资源来进行数据传输。
提供更好的qos。因为wi-fi 6及之前的标准都是占据整个信道传输数据的,如果有一个qos 数据 需要发送,其一定要等之前的发送者释放完整个信道才行,所以会存在较长的时延。在ofdma 模式下,由于一个发送者只占据整个信道的部分资源,一次可以发送多个用户的数据,所以能够减少qos 节点接入的时延。
更多的用户并发及更高的用户带宽。ofdma 是通过将整个信道资源划分成多个子载波(也可称为子信道),子载波又按不 同ru 类型被分成若干组,每个用户可以占用一组或多组ru 以满足不同带宽需求的业务。
mu-mimo
mu-mimo 使用信道的空间分集来在相同带宽上发送独立的数据流,与ofdma 不同, 所有用户都使用全部带宽,从而带来多路复用增益。其实mu-mimo技术在wi-fi 5的时候就已经引入了,但只支持dl 4x4 mu-mimo(下行)。在wi-fi 6中进一步增加了mu-mimo 数量,可支持dl 8x8 mu-mimo,借助dl ofdma 技术(下行),可同时进行mu-mimo 传输和分配不同ru 进行多用户多址传输,既增加了 系统并发接入量,又均衡了吞吐量。
因此,在技术演进上二者“英雄所见略同”。而在实际组网中,二者各有所长,5g“主外”,在室外三大移动场景中是当仁不让的首选;wi-fi 6“主内”,解决室内覆盖速率等问题。二者融合则能实现“内外兼修”的目标。
wi-fi 6与5g在应用上形成互补
由于5g在室内覆盖上成本高,终端兼容性弱的限制,wi-fi 6在室内覆盖上已经克服了大带宽、大容量、低时延的挑战,可以支撑vr/4k/agv等大带宽低时延的关键应用,所以对于企业而言,wi-fi 6网络与5g网络在大部分的场景里是可以相互协同,达到整个接入系统的性价比最优。对于企业的一些特殊场景,比如油田、矿井、自动驾驶工程车,5g由于其低时延及覆盖广的特点,拥有独特的优势。
而对于室外的突发流量的高密场景,在不增加5g基站的前提下,5g网络的容量仍然较难满足用户接入的需求。而在这些场所,wi-fi 6的高密度接入的能力,是高性价比解决海量用户和终端高密接入的有效方案。wi-fi 6“主内”,5g“主外”,两者部署考虑的更多的是方案的达到效果以及所需成本。
图 不同wi-fi 标准下的接入量与人均带宽关系
今年7月,深圳地铁携手中国联通、华为,采用联通5g网络接入,通过华为wi-fi 6技术进行网络拓展,将深圳地铁福田枢纽建成全国首个应用wi-fi 6技术的地铁车站,这是一次wi-fi 6与5g技术的完美融合。
wi-fi 6与5g的关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nb-iot与lora,在需要公网的场景下,nb-iot和lora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但在需要行业、企业级专网的项目中,nb-iot专网方案就和lora、zeta等其他技术有明显的替代性优势。
wi-fi和5g将长期共存
从网络覆盖上来讲,5g网络技术采用的是超高频频谱,我们都知道,频率越高衍射现象越弱,穿越障碍的能力也就越弱,所以5g信号是很容易衰弱的。如果保持5g信号的覆盖需要比4g建设更多的基站。由于信号的衰减,那么在室内、地下等环境下的衰减会更严重,5g网络很难覆盖所有的环境,在此情况下,wi-fi网络可以通过路由器在这些地方提供信号。
在5g时代,虽然5g网络的容量会大幅提高,但是入网设备的数量也会大幅提升,假设所有的入网设备都连接区域内的基站,我想5g这条高速公路也会堵死,而wi-fi则具有很大的分流作用。
正如需要被处理的海量数据,在某一数值之下,云计算完全有能力实现数据高效、快速处理,但是随着数据的持续增加,继续依靠云计算的能力已然不是最合适的途径,这也是雾计算、边缘计算产生的原因,它们之间也应该是一种互补、协同的关系。
再者,简单的看,5g要想取代wi-fi就需要建设更多的基站,数量可能是当下规划的几倍,这又会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投入,本来5g建设的资金投入已经让运营商头疼不已,因此所谓的5g取代wi-fi并不现实。
另一方面,从速率上来看,移动设备厂商宣传的5g最重要的3个特征是高速度、大容量、低时延,而最新一代的wi-fi速率比5g 还要快, wi-fi 6单流峰值速率1.2gbps(5g 网 络峰值速率1gbps),平均来看,wi-fi每升级一代所用的时间大约只是移动网络的一半左右,所以从最新的wi-fi 6开始,速率会持续领先于移动网络。
当然,5g取代wi-fi还有其他需要考虑的地方,比如流量大涨背后是费用大涨,而免费wi-fi优势明显,终端的类型,移动端的电池耗电问题等。
最后,移动通信在进化,wi-fi也在进步,物联网时代会有海量的、多样的设备实现联网,而连接的方式也应该是异构的。wi-fi 6与5g不是取代关系,而是互相推动、竞争与共存的关系。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