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德莱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安规标准对於耐压测试环境是否有特殊的要求?
针对制造商或是测试实验室的测试人员安全,在欧洲早已行之多年,不论是电子电器、资讯科技产品、家用电器、机械工具或其他设备的制造商及测试人员,在各项的安规法规里都有章节去规定,不论是ul、iec、en都有,其中内容包括测试区域标示(人员位置、仪器位置、dut位置)、设备标示(清楚标示危险或是测试中的项目)、设备工作台等相关设施的接地状态、各测试设备的电气绝缘能力(iec61010)。
什么叫ⅰ类产品与ⅱ类产品?
classⅰ设备是指可接触之导体零件连接至接地保护导体;当基本绝缘失效时,接地保护导体必须能承受失效误电流,也就是当基本绝缘失效时,可接触零件不可变成活电部。简单地说,电源线有接地脚之设备为classⅰ设备。
classⅱ设备不仅依赖『基本绝缘』来防范电缶,且另提供其它的安全预防措施,如『双重绝缘』或『强化绝缘』。对于保护性接地或安装条件的可靠性并无条件规定。
2014年3月29日,欧盟委员会发表了多项重铸ce标志的指令,以配合欧盟委员会的新立法框架(nlf)。在新立法框架下,经营者可为每件产品提供单个合规声明(declaration of conformity),同时,对各种产品的标签要求及可追溯性要求是一样的。
更新的emc指令的编号为2014/30/eu ,它将于2014年4月18日生效。旧有的emc指令2004/108/ec将于2016年4月20日废除。
新指令涵盖的产品包括新型投放于欧盟市场的产品,以及以不同形式供应的产品,包括远程销售类产品。但它并不适用于只能单独用于研究及开发设施等用途的特制评估套件。
分销商须于本指令(2014/30/eu)完全取代旧有指令(2004/108/ec)前,作出合理过渡性安排,将订单产品(即已提供到分销链上的库存设备)投放于市场。
新指令清晰地陈述各种经营者,即生产商、授权代表、分销商、进口商及其有关产品之各自代表,在供应和销售链上的义务和责任。
emc测试项目:
电磁干扰(emi)测试
电波暗室测试(semi-anchoic chamber test)
传导测试(emi conduction test)
干扰功率测试(disturbance power test)
电源谐波测试(harmonics test)
电压闪烁测试(flicker test)
不连续干扰测试(click test)
电磁耐受(ems)测试
耐静电测试(esd)
耐射频辐射测试(rs)
耐脉冲杂讯测试(eft)
耐雷击测试(surge)
耐射频传导测试(cs)
耐电源频率磁场测试(magnetic field)
耐电压变动测试(voltage dips & interruptions)
更多新ce资讯,欢迎来电咨询!
为何产品要进行电气安规测试?
这是许多产品制造商想问的一个问题,当然普遍的回答是“因为安规标准中有规定。”若您能深入了解电气安规的背景,便会发现它背后所隐含的责任与意义。电气安规测试虽然在生产线占了一点时间,但它却能让您降低产品因电气危害而回收的风险,次就做对,才是降低成本并维护商誉的正确方法。
耐压测试与电源泄漏测试测出的泄漏电流两者有什么不同呢?
耐压测试与电源泄漏测试之间是有一些差异,但一般而言,这些差别可被概括如下。耐压测试是利用高电压对产品的绝缘加压以确定是否产品的绝缘强度足够防止过量的泄漏电流。泄漏电流测试是量测产品在使用下,在正常和电源单一故障状态下所流经产品的泄漏电流量。
欧盟各成员2016年6月12日前执行无线电设备新指令
在2016年6月12日前,欧盟成员国必须采纳及公布法例,明确市场内的无线电设备必须遵守第2014/53/eu号指令。之前实施的无线电设备及电讯终端设备指令(第1999/5/ec号指令)将被废除。
一、那么在新指令和旧指令有什么区别呢?
ce-rtte指令标准如下:
emc:etsi en301489-1 v1.9.2;etsi en301489-17v2.2.1
rf :etsi en300328 v1.9.1
sar:etsi en62479
lvd:etsi en60950/en60065
ce-red指令标准如下:
emc:etsi en301489-1 v2.1.1;etsi en301489-17v3.1.1
rf :etsi en300328 v2.1.1
sar:etsi en62479
lvd:etsi en60950/en60065
从标准来看red指令中emc和rf的测试标准有更新,从标准测试内容看,en 300328 v2.1.1 比v1.9.1 测试更为严格,不论是限制还是测试方法,提醒广大生产商朋友们产品研发阶段就需要考虑更多的技术规格以满足后期产品认证标准;
二、v2.1.1(red)和v1.9.1(r&tte)标准的两个版本差异究竟在哪呢?
在en300328 v2.1.1发布之后,我们也和现在正应用的v1.9.1的标准做了如下差异区分。
1、法规版本对应指令不同: v1.9.1为r&tte (1995/5/ec)/新版v2.1.1为red (2014/53/eu);
2、定义出接收机频段为2400-2483.5 mhz;
3、自适应性测试要求;
a、定义(tl)可以用(接收)天线组件的增益(g)进行校正,然而波束赋形增益(y)不应考虑。
b、变更tl计算公式tl = -70 dbm/mhz + 10 x log10 (100mw/pout)。
c、章节5.4.6.2.1.2自适应性跳频设备使用daa与章节5.4.6.2.1.3使用非fhss调制的非基于lbt的自适应设备,用于仅使用多条接收链的系统一个链路(天线端口)需要进行测试,所有其他接收器输入应终止。
4、接收阻塞测试在v1.9.1版本的跳频与非调频技术的接收阻塞只有一种要求,新版区分三种类型分别做了不同的要求;
5、功率频谱密度将产品分为两种定义option 1 & option 2,且变更了扫描时间;
6、针对tx/rx射频接收两种模式下rse,明确定义erp/eirp差异;限制e.r.p是1ghz以下的射频;e.i.r.p是1 ghz以上的射频;
7、跳频间隔测试:
a、针对5.4.5.2.1.2 option 1步骤1中的扫描时间由原先的1s改为自动;
b、针对5.4.5.2.1.2 option 1步骤3中关于跳频间隔的要求由原先的-20 dbc channel bandwidth变更为occupied channelbandwidth;
c、针对5.4.5.2.1.3 option 2步骤1中的检波方式由原先的rms变更为max peak,扫描时间由原先的1s改为自动。
8、接收机阻塞,此测试项是v2.1.1标准中变化明显一个测试项,在v1.8.1和v1.9.1标准中规定了只有自适应设备且e.i.r.p.大于10dbm的设备才需要做接收机阻塞测试,而在v2.1.1版本的标准中强制执行测试,定义都是截然不同,限值也变得更加严格,而且还增加了接收机种类。
测试要求:
加入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及对应的阻塞信号后,接收机误包率(per)小于或者等于10%,制造商也可以声明替代的性能标准,但必须满足产品的预期使用要求。
测试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接收机种类来加入不同频率和功率的阻塞信号并满足per小于10%的要求。
三、那2.4g产品ce-rtte指令能用到什么时候?
欧盟在去年2016年6月公布新ce-red指令是,就已经明确说明ce-rtte指令在2017年6月失效
更多新ce-red资讯,欢迎来电咨询!
付盛山
18681454791
qq: 3004104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