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轰轰烈烈的5G,我们应该保持冷静与理性
2024-3-31 5:30:56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无论世界怎么变,5g依旧是当下绝对的热点。相对于4g,在5g上,国家显然有了更强的推动力。4g为我们带来了移动互联网,5g能为我们带来什么,现在谁也无法预测,但不可否认的是,5g绝对会让带领我们达到新的一个高度。
其实,5g还未成熟,拿到牌照的四大运营商还在布网的初级阶段,甚至release 16版本的5g标准还在制定当中。而设备商这边,目前也仅有华为的mate 20 x 5g拿到了入网许可证,其他厂商的5g终端仅是出于测试阶段,并没有上市的打算。
(三大运营商3g、4g、5g时代的标识)
可以确认的是,目前智能手机厂商公布的5g终端上市时间大都是在2019年q4或者2020年q1末,届时供应链也会有更成熟的5g基带芯片上市。届时,运营商的布网,和面向消费的5g套餐也会成熟。
面对目前风风火火的5g,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之。
不必特别在意nsa和sa
对于提供5g网络的运营商,目前网上讨论较为激烈的是nsa(非独立组网)和sa(独立组网),为此,我们也给大家科普过nsa和sa的区别,大家可以跳转查看,在此就不多论。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
而引爆这个讨论的,是华为的balong5000基带芯片和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的会议发言。华为balong5000基带是目前中国市场唯一支持nsa和sa的芯片,并且在终端mate 20 x上还支持5g+4g的双卡,这点的确值得骄傲一下。
(搭载巴龙5000 5g基带的mate 20 x 5g)
至于杨杰的“2020年1月1日不再允许nsa 5g手机入网”,也不应过度解读。现阶段,除了balong5000,国内的5g终端设备多采用外挂高通x50 5g基带的形式测试,运营商为了满足终端的测试要求,将本来打算一口气上sa的网络,转向了nsa。也就是说,目前的外挂x50芯片的形式只是测试用。
在2019年底,高通集成x55 5g基带芯片的soc将会陆续上市,同时联发科helio m70外挂5g基带的设备也将上市。这二者都会支持nsa和sa的“5g全网通”,加上抢先一步的balong5000,2020年待入网的设备都会是支持nsa和sa网络。如果不着急尝鲜的话,等5g终端设备大规模上市,也就不会存在有nsa和sa的问题。
(左为nsa、右为sa)
从运营商角度来说,直接过渡到sa网络并不现实。从中信建投通信行业的报告得知,5g基站的数量将会是4g的1.5倍,若直接布局sa网络前期成本比较高,且用户体验不佳,nsa相对来说更容易过度。
sub-6ghz以及mmwave(毫米波)分别是啥?
5g技术主要分为两个方向,sub-6ghz和mmwave(毫米波)。亚洲主采用的是sub-6ghz,而欧美主要选择的是毫米波。这两项技术孰优孰劣,暂时无法定论,但从现在来看,sub-6ghz技术更成熟一些。
毫米波(频段高)会提供更快和更优质的网络,但传输范围有限,损耗也不低,难以让5g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地。
sub-6ghz相对来说,传输范围更广,对于5g基站数量要求没有毫米波高。同时,sub-6ghz还可利用现行的4g技术,同时sub-6ghz相关的射频组件也比较成熟。简单来说,sub-6ghz更容易从新4g过度,且更利商用。
目前,我国的毫米波还未分配,三大运营商现阶段将主要使用sub-6ghz。其中,3.5ghz的频段最为成熟,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分别分得100mhz黄金资源,电信为3.4ghz~3.5ghz,联通为3.5ghz~3.6ghz。而中国移动则分配到2.515ghz~2.675ghz和4.8ghz~4.9ghz,其中移动早期主要以2.6ghz为主,2.6ghz附近也是中国移动4g的主要频段,早期基站建设成本较低,更易推广。
该用户其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