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10日发布消息,中国居民8月份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与上月持平,连续6个月处于“2时代”。
中新网报道,同比看,城市上涨2.8%,农村上涨3.1%;食品价格上涨10%。其中,畜肉类价格上涨30.9%,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约1.31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46.7%,影响cpi上涨约1.08个百分点。
环比看,中国居民8月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7%,食品烟酒价格环比上涨2.2%。其中,畜肉类价格上涨15%(猪肉价格上涨23.1%,影响cpi上涨约0.62个百分点)。
自今年3月份cpi同比涨幅“破2”以来,cpi已连续6个月处于“2时代”,引发市场对通胀压力的担忧。对于未来物价走势,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尽管cpi同比涨幅处于“2时代”,但仍低于年初设定的3%左右物价调控目标,物价水平总体上仍保持温和上涨水平。
其实,猪肉价格一直是近期中国民众最为关注的话题。随着中秋、“十一”临近,消费即将进入旺季,为稳定猪价、保障供应,中国官方近期接连出招。
保障中秋节猪肉供应和价格稳定,9月7日至13日,甘肃省兰州市40家惠民肉食直销店推出平价猪肉,每斤最高16元人民币。图为9日在兰州市惠民肉食耿家庄店内,顾客在购买平价猪肉。(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新社旗下客户端中新经纬报道,中国国家发改委和农业农村部9日联合发布通知,决定对2020年底前新建、改扩建种猪场、规模猪场等给予一次性补助,最低不少于50万元(人民币,下同),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中国国常会4日要求,保持物价总体稳定,落实猪肉稳价措施,适时启动对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8月21日召开的中国国常会也指出,稳定生猪生产,保障猪肉供应,事关“三农”发展、群众生活和物价稳定。
从部委层面来看,8月末至今,中国农业农村部、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银保监会等多部门相继多次表态,力促猪肉保供稳价,支持生猪生产发展。
官方政策“组合拳”已经出击,是否意味着猪肉价格将结束上涨?
中国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监测信息处处长辛国昌同样认为,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下降情况判断,今年猪肉产量可能会出现明显减产,市场供需存在一定缺口,预计明年下半年生猪生产将逐步恢复,生猪价格将逐步回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