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海雁
草菇又叫苞脚菇,在我国食用菌产量中仅次于蘑菇和香菇。其品质鲜嫩,味道鲜美,炒菜煲汤,堪称佳品,可与香菇媲美;还可制成干菇、草菇粉,加工成罐头,酿制草菇酱油等,均畅销于国内外市场。
栽培草菇的原料很多,诸如稻草、废棉、甘蔗渣、棉籽壳、苎麻渣、甚至种过蘑菇的废料都可用来种革菇。栽培草菇所需的设备和工具比其他食用菌栽培少,管理上简单,初次栽培就可获得成功;且周期短,从栽培种下料到采收头潮菇仅需10天左右时间。一般条件下,如果管理得当,每百公斤稻草可产鲜菇10公斤,高的能收15~20公斤;若使用棉籽壳等,产量更高。下面将原料来源最广,方法简易的室内稻草床架栽培介绍如下。
一、栽培时间
草菇喜热重湿,宜夏季栽培。广东、广西、福建等亚热带地区,在5~9月份高温时可栽培;浙江、江苏、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在6~8月份气温较高时栽培:北方地区,可利用6~9月空闲的温室栽培。
二、稻草的准备和配料
栽培草菇要求用隔年、色泽好、无霉味、干燥的稻草,为达到这些要求,在收割稻子时,要充分晒干稻草,并且堆紧堆实,防雨防水。若使用当年的早稻稻草,也要求干燥无霉,且种菇前要加水预堆发酵5天,起堆时逐层喷1%石灰水,然后再堆稻草。
将稻草切成15~17厘米长的草节,充分浸泡踩踏后,再踩去多余的水份,再加3%石灰粉、5%干牛粪拌匀,堆成1米高的草堆,用薄膜密封,三天后翻堆补水。同时取肥沃砂壤土敲碎过筛,加石灰1%,加水调至手握成团、触之即散的程度,再覆盖薄膜,发酵3~5天作床土备用。
三、制备床架
用木料和竹料制长2~3米,宽1米、每层高0.6~1米的多层床架。每层用竹或木材边料板作铺垫,床两侧各钉一块15厘米高的木板,以防止培养料、泥土的掉落。栽培床要牢固。
四、消毒
在培养料上床前,先在室内地面撒少许石灰,并以防草蝇等害虫飞入。
五、栽种
在床上铺2~3厘米厚的床土,然后铺草料压实,厚约15厘米,再均匀撒上菌种,然后覆盖2~3厘米左右草料压实。接种后5天,再均匀地撒上一层约2厘米的床土。每百公斤草料约接栽培种40~50瓶(500毫升罐头瓶)。
六、管理
堆草下种后,堆温开始上升,4~5天后,堆温可达56~60℃,再经过2~3天,又逐渐下降至40℃时就开始出菇。如堆温下降到30℃以下时,则出菇停止。如作堆后堆温上升缓慢,达不到50℃以上,则是由于水份过多,可踩踏挤出多余的水份,同时加草被,盖薄膜,提高堆温。室温要保持在25℃以上。
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堆料湿度应在65~70%之间,可经常喷雾和地面洒水。当堆面出现小白点时,轻喷少喷,以保湿为主;随着白点增大,可在晴天早晚各淋水一次,淋水量不宜多,但求均匀。淋水的水温要适宜,深井水温低,不宜用。
经常保持室内新鲜空气,温度高时多通风,温度低时少通风,通风要注意与保湿保温相结合。
七、采收
堆草下种5~6天后,草堆下陷,表明菌丝体发育完成。此时可能在草堆土长出许多灰白色长柄的小伞菌,要立即除去。再过2~3天就会出现菜籽粒大的灰白色颗粒——草菇,密集在草堆上,经1~2天迅速长大如鸟蛋,3~4天后大如鸡蛋,饱满,光滑,脚苞未破裂,这时要及时采收。
每次采菇期为4~5天,中断3~5天后,第二批小菇又会出现。每个草堆可收菇3~5批。为充分利用原料,可在每次采菇后,在草堆的每一层再均匀地塞进一些新鲜菌种,可提高产量,缩短两次出菇的间隔时间。
每次采完一批菇后,可追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