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云南的这几种特色饭,你吃过几种?
1.巍山豆焖饭
云南省四季如春,常年时鲜蔬菜不断。隆冬季节青蚕豆、青豌豆等蔬菜上市,所谓青蚕豆米即尚未完全成熟处于生长期的绿色蚕豆,剥去两层外壳,留下的肉仁,自然翠绿鲜嫩回甜。每年春节期间青蚕豆或青豌豆上市,民间都做豆焖饭尝新的习俗。
其中以巍山豆焖饭为最,选用刚摘下的鲜嫩蚕豆,剥壳去留下豆米,熟火腿切成指甲大小的片,再把上米掺入二分之一糯米掏洗干净,煮熟控出米汤。锅上火,先把火腿炒香,加入蚕豆米,加精盐,味精和上汤,再倒入米饭,盖在蚕豆和火腿上,用小火将汤焖干,稍后将下面的火腿和蚕豆米与上面的米饭拌匀即成。
2.江川铜锅洋芋饭
玉溪江川县有著名的一道菜叫做铜锅清汤大头鱼,乳白色的鱼汤和大块的鱼肉,实在是鲜嫩可口,这个时候,如果再配上一碗油亮亮香喷喷的铜锅洋芋饭,那这顿饭才能叫吃得圆满。
铜锅里用削好皮的洋芋垫底,搭配炒好的肥瘦适宜的火腿丁,加上适量的油,与洋芋、火腿、米饭一起焖制,等洋芋熟透火腿冒香就可以连锅一起上桌了。饭勺直接伸到锅底,把经火腿油焖烤得有些焦黄酥脆的洋芋翻到面上来,和米饭拌上一拌,盛到碗里,米饭粒粒“油光满面”,洋芋块块外酥里沙,火腿丁则“高兴”地香气乱冒,端起碗来,就着鱼汤和浓烈辛辣的作料,整个人真是一爽到底。
3.版纳竹筒饭
云南的西双版纳是一个遥远而又美丽的地方,在这里生存的傣族人世世代代与竹有缘,人们种竹吃笋,又用竹子建房盖屋,还用竹子做成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如:竹桌、竹凳、竹汤匙、竹盆等,甚至做成竹锅烧茶煮饭。到了云南的西双版纳,就不能不尝尝那里傣家人特有的竹筒饭。
云南傣族竹筒饭是融糥米香、青竹香于一体,是色香味俱佳、最具民族特色的风味食品。是云南民族美食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特色美食,主要流行于西双版纳州、德宏州、普洱地区、临沧地区等。只需将新鲜竹节砍下,将优质糯米装入竹节,加水浸泡若干小时,用芭蕉叶或干净的甘蔗叶塞住筒口,放在火塘内用文火烧烤或置于烤炉上烘烤把水煮干,将竹筒放在平整的木板或地板上轻敲数遍,剥去竹筒的薄皮,便获得一条圆柱形的米饭。竹筒饭是用新鲜的竹筒装上大米及调味料烤熟的饭食。多用于山区野外制作或在家里用木炭烤制。竹筒饭风味独特,源远流长,青翠的竹节里,米饭酱黄,香气飘飘,口感柔韧,味道极佳。
4.傣族菠萝饭
菠萝饭是傣族一道特别的甜点。它的外表是一个普通的菠萝,里面的内容是最具有傣族风味的食品。提起菠萝盖子,一股淡淡的清香就扑面而来,菠萝盅里面的糯米饭酸甜滑软,有米饭的香糯,又有水果的酸甜,非常好吃。在滇西边境的餐厅里,菠萝饭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个佐餐甜点。不过,即使在昆明,也能够在傣家餐馆里吃到正宗的菠萝饭。
5.布依族五色花糯米饭
五色花米饭是布依人及壮族人的特产,不但色彩鲜艳,而且味道悠远。色彩一般有红、紫、黑、白、黄几种,叫“五色花米饭”。每年的秋后,布依人就把上等的糯米挑选出来,单独放好留待做花饭用。到次年三月三民族传统节日时,到山上或房前屋后挖回几种可食用的野生植物,把这些植物的根、茎、花、叶分别捣碎,提取出红、黄、蓝三种色素,再用这三色调出黑、紫两色,做花饭的五种颜色就准备好了。花米饭可蒸熟食用,也可油炸后食用。花米饭是布依人的专利品。将米饭染得色彩鲜艳、五彩斑谰,并由此赋予米饭无尽的诗情画意和浪漫情调,当今世界,只有布依人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