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棚种植也是很普遍,在长期的大棚生产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各个方面也存在不同问题,有些是自然因素,有些是人为因素,为了科学地引导和帮助大家正确生产,现总结几个高温环境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大家来解决。蔬菜在高温生长期间,处于高温、强光、蒸发量大,或者弱光、高湿的环境,昼夜温差小,呼吸代谢强,易出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调旺长、歇茬、坐果困难等问题,其在越夏阶段的管理难度相对较大。 小编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菜农朋友们应采取的防治办法。
一、原因总结1、入夏天气气温较高
多数反季节蔬菜之所以能够通过大棚种植并结果,最大功劳当在于大棚显著提高了环境温度,比如说蔬菜大棚在炎炎冬日外界零下低温,室内温度也可以拉到15摄氏度。因此诱发蔬菜旺长的第一个因素出来了:高温!高温能够促进细胞分裂,造成徒长。另外光照不足,冬日环境照射偏低,光合效率低下,有机物合成偏少,植物向光性特点就使得植株整体旺长。有不少的大棚蔬菜生长较快,拔节较长,植株长势强, 但是不健壮,或者会由此而引起植株“旺了棵子不坐果”, 对蔬菜整个生长期都会有影响。尤其是豆类,如芸豆、豆角、油豆等如果苗期长势过旺,则很难坐果。
2、大棚内湿度通常偏高
蔬菜大棚毕竟不能够像,外界环境那般,自然净化能力那么强,由于棚内水汽无法通过光照而散失,基本上都覆盖在了棚内薄膜上,在导致遮光的同时又提高了棚内湿度,促使茎叶快速生长。
3、 施肥不当
化肥等肥料的作用是促进植株生长,是人为增加植物营养的有效途径,但是,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比例不合理、用量过度等问题会对植株的生长起到反作用,使蔬菜产量降低。首先,按照肥料来源可将肥料分为两类,农家肥和购买的化肥。农家肥来源广泛且成本低,受到广大大棚蔬菜种植户的青睐。然而,很多种植户不了解土地的实际状况,直接将各种家禽以及人的粪便当做肥料使用。未经处理直接与土壤接触会与土壤中的水分反应分解成氨气,导致植物病虫害发生,影响蔬菜生长。且氮肥量偏高则促使植物过分营养生长,也就是徒长。
而大棚环境又不如似外界环境那般,循环那么强,造成局部氮肥过量的情况就更加突出。化肥含有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不同的元素比例会对作物生长带来不同的影响,例如,氮肥多作物生长旺盛但容易发病,影响作物产量及品质。然而,蔬菜的正常生长需要大量的钾,因此,应当结合蔬菜生长需求注重使用富含钾元素的肥料,而不是为节省成本一味的使用农家肥。
4. 农药喷洒不当
为了使蔬菜免受虫害,避免其他非目标作物与蔬菜竞争营养及生存空间,种植人员通常会定期喷洒农药来避免虫害,如果药量使用过多或药物浓度过大,会对作物生长起到反作用,甚至引发作物中毒而失活。此外,除草剂喷洒过多、喷洒频率太高等也会对作物生长造成严重危害,降低产量。此外,一些大棚蔬菜种植户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激素类农药,片面注重其促生长效应,使用过多造成大棚蔬菜生长状况过快、但结实率低且抗病害能力下降,降低了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影响了大棚蔬菜种植经济的发展。
二、解决对策1、合理控制光照及温度
从生物学角度而言,作物生长依赖于光合作用为生长供能。而大棚蔬菜的规模化种植除了依赖于光照还依赖于棚膜,棚膜能够使阳光直射到大棚内,使整个大棚相对于露天环境保持较高的温度。然而,晴天太阳直射会使大棚升温迅速,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则会造成棚内高温,极大的降低蔬菜的产量。因此,在大棚种植蔬菜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光照的问题。新塑料膜的透光性能比较好,基本能确保 80%的光照进入棚内,为作物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必要条件。而受到污染的塑料膜的透光性能就比较差,只有不到 50%的阳光可以透过。因此,为确保光照充足,在管理大棚时,一定要选用优质且干净的塑料膜作为棚膜材料覆盖在大棚表面,及时清理膜上杂质,清除膜内积水,控制好光照及温度。
2、保持棚内合理的湿度
温度是大棚内作物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之一,湿度也是同样关键的因素,因此,湿度的调控对于大棚蔬菜的正常生长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棚内温度较高且水分不易散失,棚内的湿度相较棚外环境而言较高,若湿度长期保持较高的状态也会对蔬菜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保持大棚内部的湿度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就显得十分重要。首先,根据季节变化及雨雪天气等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调控湿度,冬夏两季天气干燥湿度较低,雨雪天气则湿度较高,应当根据棚内实际情况及作物对土壤湿度要求灵活调整浇水频率等,确保大棚内部的湿度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以促进蔬菜的正常生长。
3、合理使用农药与肥料
农药和肥料是农业生产的得力帮手,合理应用能够有效防治病虫害等问题,极大的促进作物生长,若用药不合理则会使蔬菜产量下降、品质降低。首先,要合理控制农药的浓度及用量,保证害虫被杀死但不能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其次,根据蔬菜的特点以及对环境湿度与温度等方面的要求,确保蔬菜能够正常生长的基础上,采取措施改变环境温度湿度,创造不利于害虫生存与繁殖的条件。此外,还可以进行喷雾防治,作用快且残留少,对作物危害低。要结合大棚种植实际情况合理利用肥料,优化营养元素配比,促进作物的正常生长。
其余的还有在天气转暖后,要及时控制蔬菜长势。首先,棚内最低夜温控制在 15℃左右,不要过高。再次,深划锄,当蔬菜植株长势过旺时,划锄可切断部分浅层根系,减少水肥供应,抑制旺长,并可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下扎,增强抗逆性。此外,还可定期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如助壮素、矮壮素等。
综上所述,当前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已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在管理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到蔬菜大棚种植业、农业经济、人体健康等,因此,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大棚蔬菜的种植管理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采取合理控制光照及温度,保持棚内湿度,合理施用农药与肥料等措施不仅能够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和质量,还能够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收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